
概述
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位於南太平洋澳大利亞以東,為法國的海外領地,距澳大利亞昆士蘭東岸1500公里處。屬美拉尼西亞群島。由新喀里多尼亞島、洛亞蒂群島、無人居住的切斯特菲爾德群島組成。主島新喀里多尼亞為一狹長島嶼,這個不到20萬平方公里的島嶼,面積不到瑞士的一半,崎嶇的山脈將該島分為東西兩部分,多山少平地。屬熱帶草原氣候,有世界上最多品種的熱帶植物。氣溫長年保持在19度到30度間,非常適宜旅遊。
新咯里多尼亞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熱帶森林之一,由於長期的火山運動,造成東部濕潤的濱海地區是一個覆蓋有茂密的植被的熱帶世界,那裡成片的綠谷中長滿火紅的蕨類植物和棕櫚樹;西部則是一片稀樹草原,充滿強烈反差的風光令人讚嘆。
100%的純氧、100%的植被、潔白的沙灘、彩色的珊瑚礁、酋長的尖頂屋、法國的美食……這座世界盡頭的最古老的島嶼群,靜躺在無垠的碧海藍天之中,仿若我們心中最後的世外桃源。
交通
公路:新喀島上公路總長5980公里,其中瀝青路766公里,土路589公里,石面路1618公里,窄道2523公里;其他島有公路470公里。1999年商業用車2.26萬輛。
水運:主要港口努美阿,有定期輪船開往各島及其他國家和城市。北方省計劃開發內普伊港,使其成為深水港和工業中心。有兩家船運公司。國際航線通往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南太島國、亞洲和歐洲國家。1999年進港輪船510艘;卸貨125.5萬噸,裝貨量379萬噸。
空運:努美阿有一國際機場和一國內運輸網路,提供從努美阿至其他國家和城市及各島間的運輸服務。有兩家航空公司:喀里多尼亞航空公司航線從努美阿飛往法國;喀里多尼亞國際航空公司航線通往澳大利亞、紐西蘭、斐濟、法屬波利尼西亞、瓦利斯和富圖納、萬那杜等國。另有法國航空公司每周三次從努美阿飛往日本的航班,以及每兩周從巴黎飛往努美阿的航班。1999年客運量342702人次,貨運量5077噸。
歷史
1774年,庫克船長,那個一隻手長著鐵鉤,一支眼睛被黑布矇著,像海盜一樣在大海上遊蕩的船長行至此處,遠望島上片片丘陵起伏,很像被羅馬人稱為喀里多尼亞的蘇格蘭高地,這個世界上被最晚發現的“國家”,就此命名為新喀里多尼亞。
新喀里多尼亞的居民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代表者,以陶器聞名。最早的居民來自巴布亞和波利尼西亞群島。1774年由英國人詹姆士發現。1843年,英國派專員到該島。1853年淪為法國殖民地,后與塔希提島合併。1860年成為獨立行政區。1946年成為法國海外領地。1956年成立第一屆領地議會。1976年12月成立政府委員會,享有部分處理內部事務的自治權。
法國委派的總督改為高級專員,新喀在法國國民議會有兩名代表,在參議院有一名代表。1979年法政府解散政府委員會,將新喀置於法國政府的直接統治下。此後幾年,新喀政黨與法政府就新喀獨立問題進行多次協商,均未能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1986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新喀被列入聯合國非自治領土名單,從而確定了新喀居民享有自治權。1988年6月,共和黨(保衛喀里多尼亞在共和國內聯盟)和卡納克社會主義民族解放陣線同法國在巴黎簽訂《馬提翁協議》。根據該協議,一年後新喀實行有限的地方自治;新喀成立北方、南方和洛亞蒂群島三個自治省,並於1998年舉行全民公投來決定新喀是否獨立。從1999年7月起,法國逐步把大部分權力交給了新選出的三個省議會。
文化
2000年1月官方估計,卡納克人(美拉尼西亞人)82,000人,歐洲人後裔64,000人,余為南太平洋島國人和亞洲人。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美拉尼西亞語和波利尼西亞語。59%的居民信奉天主教,約3%為穆斯林,其餘信奉基督教。
最佳旅遊時間
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均氣溫24℃,12~3月為雨季,東部地區年降水量為2000毫米,西部地區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