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麻坡 (Muar)


概述
     麻坡是馬來西亞位於柔佛州的城市。麻坡MUAR馬來語意思是河口,這名很明顯的可以知道它座落於河口。麻坡也稱為馬哈拉尼市(Bandar Maharani),馬哈拉尼(馬來語:Maharani)在馬來文中是皇后的意思,所以又被稱為香妃城。
     在麻坡市區以華人居多,又以福建人占大多數,而潮州人在當中也占相當比例的人口。而馬來人則多數聚居於市郊,還有少數印裔,多數在麻市經營小生意。 
 
  麻坡華人年輕一代多數用華語溝通,而年長一輩則用各自方言。 其中多數使用福建話的人居多。 
 
  馬來人與印裔則使用各自語言,馬來語和淡米爾文,還有少許使用英文者。
 
  麻坡華人多數信仰佛教或道教,也有少些基督教與天主教徒,馬來人信奉回教, 印裔則興都教或基督。
 
  麻坡也稱文化城,文教團體林立,宗鄉會館也不少。其中有福建會館,永春會館,潮州會館,廣東會館等。麻坡關聖宮醒獅團連奪十五次世界冠軍,稱之為獅王之王,而麻坡野野街小龍隊及中華國術進社舞龍隊也揚名神州大地,稱之為龍王之王。 
 
  很明顯的在文化上取得很大突破。
 
  麻坡以福建永春人為多,方言也以福建話為主。麻坡的地方戲曲以福建戲較多,當時比較著名的有新明舞台等。啟智會堂里,活動的會員中,早年也有一些親中國國民黨。麻坡當時也有三青團(三民主義青年團),資料可從其社團的活動刊物中尋找。麻坡的“六君子”在文學方面也作出了不少貢獻。業餘儒樂社為漢劇,南亭音樂社為潮劇,而茶陽劇社為京劇。在以古詩詞為主的南洲詩社中,李冰人為麻坡著名的詩人。藝術方面,麻坡也出現著名的書法家或畫家,如陳人浩、陳培仁、陳慶昌等。畫家方面有陳培仁及劉抗等。
     麻坡美食
 
  麻坡雖然是彈丸小地,卻擁有美食天堂的稱號.這的小吃聞名遐邇,令食客十指大動.
 
  走過了六十年風雨路的四馬路"貪食街",是老饕尋找美食的天堂。經歷半個多世紀依然毅力不倒.是麻坡最有歷史性飲食街道。那裡有美味的烏打,香噴噴的沙爹,令人漼涎三尺的蚝煎,聞名的鹵鴨,香脆的五香和許多的道地美食和糕點。另一個著名小飯中心是文打煙小販中心,同樣可找到以上美食。
 
  另外,位於三馬路與四馬路之間有兩擋非常具有傳統風味的海南雞飯球,雞肉嫩滑飯又香。
 
  除此之外,榮成餅家更是旅客非到之處。在那可買到許多傳統的糕餅。喜歡肉乾的朋友可到源珍香肉乾選購各式肉乾,其中有駝鳥肉乾,娘惹肉乾等等。在麻坡交通局對面,最近新冒起了一間街頭麵包,店里的麵包種類繁多且用料新鮮美味。
 
  如果想要到餐館進食,不妨去著名酒樓~泉珍酒樓(招牌菜~紅燒排骨),新奇珍酒樓或星星小食嘗一嘗。
 
  喜歡喝咖啡的話,麻坡有家著名傳統咖啡店號才記434咖啡.家喻戶曉,咖啡香濃可口.此家可買到各種類咖啡粉.434品牌是由其早期的電話號碼而來.熟客耳熟能詳.
 
  想吃海鮮,可到麻坡巴冬品嘗,新鮮又廉宜.那兒著名燒魚與亞叄魚. 
 
  烏打 
 
  烏打是以新鮮的馬交魚為主料,再配以十多種調味料,如大蔥,辣椒,椰漿,胡椒,蒜頭等再用亞答葉包裹.烤上數分鐘就可食用. 早期最著名的是漢記烏打,現在麻坡隨處可見.已成為麻坡人不可或缺的小點.除了現烤現吃的只狀烏打之外,也有盒裝未煮的烏打。買回家放在冰箱里雪藏,可收藏兩三個月,解凍十五分鍾,再蒸十五分鍾即可食用,別有一翻風味。除了一般較受歡迎的蝦餡和魚餡之外,也有蘇東餡的鳥打。
歷史
     麻坡歷史相信早於馬六甲皇朝.由於無明文記載因此無從考查. 最早記載始於馬六甲被葡萄牙佔領,當蘇丹阿拉丁(1477-1488)逃亡于麻坡然後駕蹦.這可從麻坡巴莪可尋獲蘇丹阿拉丁之墳墓考查.
     在19世紀時, 麻坡是君主制的小鎮。1855年,當蘇丹阿里把管理柔佛州的權利交給天猛公達因英伊布拉欣(Temenggong Daeng Ibrahim)時,麻坡仍舊落在蘇丹的統治下。一直到1877年,當蘇丹阿里年老病逝時,由天猛公達因伊布拉欣的兒子阿布巴卡(Abu Bakar)繼承皇位后,麻坡才開始為天孟公阿布巴卡所統治。1884年,柔佛蘇丹阿布巴卡正式把麻坡命名為"香妃城",這也見證了麻坡由柔佛的開創史.
     早期來到麻坡的華人多數以種植甘密為生.港主制因甘密種植的發達而產生. 麻市也是因種植甘蜜而崛起.坐落在麻河畔的麻坡市,是由港主林東連所開闢的.那時華人在麻坡經濟的開拓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除了甘密,其他商業也因此漸漸發達,河岸也林立了許多商店,其中一些街道也有其特產,比如:海產街,麵線街,打瓷街等等.
     麻坡有許多戰前建築物,其中有麻坡漳泉公會現址,政府大廈,麻市議會大廈,關稅大廈(前身為火車站),麻法庭,南亭寺(善才爺廟),麻坡高級中學以及還有許多舊店屋.這讓麻坡形成一種古色古香的景象. 開埠以來,麻坡曾經歷兩次大浩劫.在1914年,麻市大部分店屋被大火吞噬:二戰時,日本軍在這裡展開大屠殺,使到許多人流離失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