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莫爾茲比港 (Port Moresby)


概述
莫爾茲比港(Port Moresby)位於新幾內亞島東南巴布亞灣沿岸,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首都,也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第一大城市,背倚歐文·斯坦利山脈,市郊瀕臨海灣,是一座天然的良港。城市中高大的熱帶林木隨處可見,鮮艷的各種花朵全年盛放,景色優美。
在近海的海面上建有不少"水上村莊"。一幢幢茅草屋距海面2-3米高,用細木樁做屋腳從水中架起,遠遠望去,仿佛懸在空中。在市商業區的東面有海濱浴場,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的金色沙灘和蔥郁的松林吸引了大批遊人。
莫爾斯比港的自然景觀和氣候條件都十分優越,但其不大優良的治安狀況、不注重環保導致的空氣污染、與城市狀況不相符合的昂貴物價,都使其難以成為世人嚮往的熱帶旅遊勝地。自然景觀之外,莫爾斯比港還有一些值得一觀的建築物,其中以巴布亞紐幾內亞議會大廈為代表,議會大廈飾滿立體繪畫和雕刻的正面牆壁,就是巴布亞紐幾內亞過去與未來的寫照。莫爾斯比港的國家博物館、首都植物園等處,也是該市的重要景點。土著文化是莫爾斯比港又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之處,熱烈的歌舞、原始的面具、古老的儀式,這是莫爾斯比港的最本質的表達。
交通
莫爾茲比港內的Jack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國內唯一一個國際機場。
港口距離國際機場13km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巴布亞人離開莫爾茲比港,返回鄉間或遷移到遠離該市的營地。該市成為盟軍的一個重要基地,數以千計的軍隊駐守當地。
1949年,澳大利亞正式將原英屬和德屬的新幾內亞合併,成立“巴布亞及新幾內亞領地”,莫爾茲比港成為該領地的首府,亦成為公共服務擴展的中心。
1975年9月獨立后,莫爾茲比港成為獨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首都。此後莫爾茲比港的人口迅速增加,1980年人口普查得出人口有120,000人,到1990年已增至195,000人。
2004年莫爾茲比港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評為世界上生活環境最差的首都。其失業率介乎60%-90%。市內有大範圍長期被黑幫控制。莫爾茲比港的謀殺率系倫敦的23倍。
最佳旅遊時間
莫港平均海拔200米,雖地處沿海,但氣候偏乾燥,遇大旱年份市區周圍山巒呈現出一片片棕黃色。年平均氣溫在21至32攝氏度之間,每年大體經歷旱雨兩個兩個季節。五至十一月份受“貿易風”影響,東南風持續不斷,降雨量較少,氣候涼爽。十二月至來年四月,受季風影響,常刮西北風,悶熱多雨,白天氣溫最高可至38-39度。全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受上述自然及地理等因素制約,莫港地區林木相對稀少,但連綿的丘陵草原茫茫,植物茂盛,常年花開不敗,爭奇鬥艷,香飄萬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