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托皮卡 (Topeka)


概述
托皮卡(Topeka)美國堪薩斯州首府。位於州東北部,臨堪薩斯河。人口122,377(2000年統計)。托皮卡創立於1854年12月5日。城市面積為147.6平方公里(57平方英哩),其中陸地面積佔了145.1平方公里(56.0 平方英哩)。托皮卡的主要產業為食品加工。
托皮卡陸地交通方便。I-70公路貫穿全市:向西往丹佛,在猶他州內連接I-15公路;向東往堪薩斯城、聖路易斯、印第安納波利斯和匹茲堡等多個城市。

堪薩斯州 (Kansas)


概述
堪薩斯州 (Kansas) 是美國中部7個州之一。其名稱來自蘇族印第安語,意為“南風裡的人”,顯示了墨西哥灣北上的暖氣流對此地的影響。該州北接內布拉斯加州,南鄰俄克拉何馬州,西與科羅拉多州接壤,東與密蘇里州相連。除東北隅臨密蘇里河一段州界稍有彎曲外,整個州域呈長方形。面積213063平方公里,在50州內列第14位。人口2,764,075(2006年),在50州內列第32位。首府托皮卡 (Topeka)。  
該州中北部萊巴嫩城東1公里的一處牧場,是美國大陸48州的地理中心,那裡樹有一根插有小旗的石柱作標誌。 
全州地勢西高東低,大部地區是廣闊坦蕩的高平原,平均海拔610米。許多小丘陵高出平原面30~100米,如東部的弗林特丘陵,西部的斯莫基丘陵及雷德丘陵。西部靠近科羅拉多州邊境的森弗勞爾山(向日葵山)海拔1231米,為全州最高點。弗林特丘陵,意譯是燧石丘陵,因往日印第安人在這個丘陵區內尋找燧石,作箭頭用而得名。南部靠近俄克拉何馬州的弗迪格里斯河谷海拔213米,為全境最低點。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流。北部屬堪薩斯河流域,重要支流有布魯河、里帕布利肯河、所羅門河、薩林河和斯莫基希爾河。南部屬阿肯色河流域,主要支流有錫馬隆河、弗迪格里斯河、尼歐肖河和梅里德辛河。
一般拓荒者認為這是美國的大沙漠,不可能種植作物,但來自原蘇聯南部乾燥區的一些移民,把中亞地區一種叫“硬麩皮紅”的耐旱小麥引到這裡試種收穫較好。現在堪薩斯全州,加上內布拉斯加州和得克薩斯州等都用這一小麥品種,產量都很好,尤其堪薩斯州已成為美國冬小麥主要產地。 
堪薩斯州多龍捲風,每戶居民都築有地下室,可以躲避風災。   
最大城市是威奇托,位於州中南部阿肯色河東岸,以前是運送牛群的主要大站,目前是製造飛機和煉油的工業大都市,國際機場位於該市。第二大城市是堪薩斯城,為該州的主要內河港口。第三大城市是州首府托皮卡。 
阿比林 (Abilene) 是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幼年成長之地。現在阿比林有艾森豪威爾總統圖書館,為旅遊勝地。 
堪薩斯州著名大學有堪薩斯大學,創于1864年,校園在首府托皮卡以東40公里的勞倫斯。其他大專院有50多所。 
歷史
13~16世紀大批印第安人曾在里帕布利肯河和布魯河流域建立農業社區。1541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羅納多為尋找黃金到此。1682年此地歸法國所有,法國皮毛商與印第安人在此進行頻繁交易。1803年根據購買路易斯安那協議讓給美國。1861年建州后加入聯邦,為美國第34州。
最佳旅遊時間
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有嚴冬酷暑,但時間不長。年平均氣溫為13℃。生長期從4月中旬到9月中旬,年平均降水量東南部為1000毫米,西部為500毫米。西部降水集中在夏季。

聖菲 (Santa Fe)


概述
聖菲(Santa Fe),是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州府,它的名字來自於西班牙語,是神聖的信仰的意思。2000年人口普查時它有62,203居民。它也是聖菲縣的政府所在地。
位於海拔2,100米的高原上,夏季乾燥涼爽。西班牙于1610年在印第安人村落的基礎上興建,是統治新墨西哥殖民地的據點和傳教、貿易的中心地。1848年美墨戰爭后,為美國領有。水果、蔬菜、家畜、金、銅、銀等物資的集散地。多歷史古跡。有印第安考古學、民俗學博物館和人類研究所。多墨西哥、印第安工藝品。著名療養地和旅遊地。
為了保持當地地區性的建築特色,1956年新墨西哥州發布了一道法令規定市內所有的新建築都必須表現出西班牙村莊風格(泥草牆)和木頭的結構。許多鋼筋水泥建筑後來又添加了瓦的屋頂和泥草牆。1970年代內聖菲的藝術界和旅遊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其居民的收入和教育水平高於美國西南的平均。今天市中心和山谷的路上酒店、衣裝點和美術館成列。
1990年代中在市內出現了一個潮流反對外來人進駐和旅遊業的發展,這使得旅遊業受到巨大打擊,其結果到今天沒有完全被克服,而且當地人與外來者之間的關係愈加緊張。雖然如此旅遊業依然是聖菲最大的工業。

卡爾斯巴德洞窟國家公園 (Carlsbad Caverns National Park)


概述
卡爾斯巴德洞窟國家公園位於美國佩科斯河西岸,新墨西哥州東南部的吉娃娃森林內,是由目前被發現的8 1 個洞窟組成的喀斯特地形網。它體積龐大,變化多端,還包含了許多精美的礦物質,面積189 平方千米。它是一處神奇的洞窟世界,是迄今人類探查到的最深的洞窟——位於地表以下305 米。溶洞中最大的一處比14個足球場面積的總和還大,整個洞窟群長達近百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洞群之一。 
建立這個公園是為了保護卡爾斯巴德洞窟以及其他大量的二疊紀時期的化石。公園那81 個獨立的洞窟中,還包括一個全美最深的洞窟,長度為全美第三。1923年10月25日這裡最初是作為國家紀念地而建成的,1930 年5 月14日成為國家公園。
今天,長4.8千米的小路迂迴曲折,通過卡爾斯巴德最有名的溶洞。另外32 千米長的通道和隧洞則少有人光顧。卡爾斯巴德洞窟國家公園內的81個石灰岩洞中以龍舌蘭洞窟最特別,構成了一個地下的實驗室,在這裡可以研究地質變遷的真實過程。沿一系列“之”字形的線路從主走廊下降253米,可到達第一個,也是最深的一個洞窟,名為“綠湖廳”,因其位於洞中央的艷綠色的水潭而得名。該洞窟布滿精美的鐘乳石,包括一處令人難忘的小瀑布,它與鐘乳石相連形成一個圓柱,被貼切地稱為“蒙上面紗的雕像”。“皇后廳”設有奇異的帷幕,那裡的鐘乳石相擁而長,形成一道光線能照透的石幕。“太陽寺”的滴水岩造型由黃色、粉色、藍色等有著柔和色彩的鐘乳石組成。“忸怩的大象”看起來像一頭大象的背部到尾部。著名的“老人岩”是一個巨大的鐘乳石筍,孤獨、雄偉地站立在黑暗的壁龕中。“巨人行”中三個巨大的穹形石筍在站崗放哨,而“王宮”的天花板上則撒下一排令人炫目的鐘乳石。《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中收錄卡爾斯巴德洞窟是遵循了如下標準:它是一種重要的地質過程的實例,包含了特殊的自然美景。
卡爾斯巴德洞窟的另一壯觀景象是棲息在卡爾斯巴德洞窟里上百萬隻的蝙蝠。黃昏時候,上百萬隻蝙蝠從其白日的棲息地——陰冷黑暗的洞窟中振翼飛出,在黑暗中捕食昆蟲,擋住了整個卡爾斯巴德洞口。公園裡還有許多小哺乳動物、沙漠爬蟲和棲息在矮樹叢中的鳥類,如花金鼠、浣熊、輪尾鳥、各種蜥蜴以及兀鷹和鷲。
過去,人們認為卡爾斯巴德洞窟這個由石灰岩組成的洞窟,是由碳酸鹽岩石經歷雨水之後,一點一滴地侵蝕出來的。事實上,按照水溶碳酸鹽岩石的方式形成的大多數溶洞都有地下水流,這樣才能帶走溶於水的石灰石。可是,卡爾斯巴德洞窟不存在地下的水流。後來,地質學家發現,卡爾斯巴德洞窟不是雨水溶開碳酸鹽岩石后,再滲到石灰岩上產生侵蝕作用所形成的,而是洞窟里的岩石出現了“冒氣泡”現象而形成的。經過考察,洞窟的形成涉及到生物學現象。原來在卡爾斯巴德地區,以小片石油層為食的單細胞微生物才是真正的洞窟雕刻家。生物學家認為,石油中的含碳化合物被微生物吃掉,然後產生了硫化氫。這種致命的硫化氫氣體通過岩縫跑出來,直至與水和氧氣結合,生成硫酸,這才溶解出若幹個體育館那麼大體積的石灰岩洞窟。經證實,在卡爾斯巴德洞窟的勒楚吉拉洞窟,有著大塊石膏石,就是硫化氫生成硫酸后,再經過化學反應留下來的副產品。當然,這個洞窟在三四百萬年間形成,現在不會有化學副產品的危害了。

阿爾伯克基 (Albuquerque)


概述
阿爾伯克基(Albuquerque)美國新墨西哥州最大城市,位於新墨西哥州中部地區、橫跨格蘭德河(Rio Grande)的兩岸,也是伯納利歐縣的縣府所在地。面積469.5平方千米,人口約49.4萬,高科技發達,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位於該市。
新墨西哥大學(University of New Mexico,UNM)、科特蘭空軍基地(Kirtland Air Force Base)、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與石化森林國家紀念物(Petroglyph National Monument)都位於阿爾伯克基。城市東部沿著桑迪亞山脈(Sandia Mountains)而行,格蘭德河從北到南貫穿整個城市。

新墨西哥州 (New Mexico)


概述
新墨西哥州 (New mexico ) 美國西南部4州之一。北接科羅拉多州,西界亞利桑那州,東北鄰俄克拉何馬州,東部和南部與得克薩斯州毗連,西南與墨西哥的奇瓦瓦州接壤。面積31.5萬平方公里,在50州內列第5位。人口1,954,599(2006年)。首府聖菲 (Santa Fe)。
 
境內多山,大部份地區在海拔1200米以上,東部為美國中部大平原的延伸部分,中部為落基山脈的南支,西部屬科羅拉多高原。落基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州境中部。惠勒峰海拔4011米,為全州最高峰。河流分屬格蘭德河、佩科斯河、加拿大人河、聖胡安河、吉拉河5大水系。格蘭德河及其支流縱貫州境,河水來自上源高峰積雪融化之水。格蘭德河由北向南流,在州境中部形成一南北向縱谷,來自墨西哥的乾燥而又炎熱的氣流,造成谷內難以忍受的炎熱天氣。 
  
州內大都市有阿爾伯克基和首府聖菲。聖菲是美國古老市鎮之一,也是州境中北部金、銅礦產及農牧產品集散中心。阿爾伯克基位於首府西南約100公里,是工業城市,電子工業最盛,設有原子能研究所。 
   
歷史
早期原為印第安人中的納瓦霍族、阿珀切族、普埃布洛族、猶他族、吉卡里拉族等的居住地。1540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羅納多率領的探險隊為尋找傳說中的7座“黃金城”而到達這裡。1610年,西班牙人在聖菲建立第一個白人居民點,1706年建立阿爾伯克基城。1821年,墨西哥發動反西班牙起義,宣布獨立,新墨西哥成為墨西哥的一州。1846年至1848年美墨戰爭后歸屬美國,1912年成為美國的第47州。 
最佳旅遊時間
 氣候乾燥,全州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但山區雨量可達1000毫米,最乾旱地區則只有200-250毫米。年平均氣溫12℃,最高溫43℃,最低溫-2℃。

得梅因 (Des Moines)


概述
得梅因(Des Moines)美國愛荷華州城市、首府。位於州西南部得梅因河和雷科恩河匯合點。人口19.1萬(1984)。建於1843年,1857年成為首府。鐵路交通樞紐。貿易和金融中心。地處玉米帶和煤田地帶的中心。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肉類、麵粉、乳製品等)和農機製造為主,此外有印刷出版、服裝、飛機引擎、機械等工業、企業。有多所大學、圖書館、博物館等。

愛荷華州 (Iowa)


概述
愛荷華州 (Iowa) 美國中北部一個州,也譯“衣阿華”“艾奧瓦”。北接明尼蘇達州,南界密蘇里州,東隔密西西比河與威斯康星州和伊利諾伊州相望,西隔密蘇里河與內布拉斯加州為鄰,西北面是南達科他州。面積145790平方公里,在50州內列第25位。人口2,982,085 (2006年),在50州內列第30位。首府得梅因 (Des moines) 。州名來自印第安語,表示懶人“昏昏欲睡”的狀態或臨睡前“打呵欠”的聲響。傳說因此州土質肥沃,適於植物生長,只要種植,就可以收穫足夠的糧食,人們無事可做,終日昏昏欲睡,或坐著打哈欠。 這裡的印第安人歷史悠久。已發現多座古墓,為考古學家所重視。1846年12月28日成為美國第29州。 
該州介於密西西比河與密蘇里河之間,除西北一隅地勢較高外,絕大部分地區為坦蕩開闊的平原。土壤肥沃,農產豐富,素有“美國糧倉”之稱。西北角為冰磧丘陵,奧契葉丹岡海拔510米,為全州最高點。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和西南傾斜。錫達河、艾奧瓦河和得梅因河系河流向東匯入密西西比河,小蘇河、大蘇河和弗洛伊德河向西匯入密蘇里河。 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寒夏熱。西北部1月平均氣溫為-9℃,東南部為-4℃,大風暴時可下降至-34℃。7月白晝平均氣溫為34℃,十分炎熱。來自墨西哥灣的熱帶海洋氣團經常帶來雷陣雨。西北部平均年降水量為711毫米,南部為864毫米,大部分在夏季內降落。冬季降雪少於東部和北部各州。常有旱災發生,西北部尤甚。 
該州是大農業區,在美國10大農產州內列第二位。可耕地占全州面積的96%。共有12萬個農場,平均每個農場可有耕地110公頃。主要農產品有玉米、大豆。畜產有牛與豬。玉米產量在50州內居第一位,大豆和燕麥產量居全國第2位。乾草居第4位。豬產量也為各州之冠。肉牛頭數僅次於得克薩斯州。東北部乳牛飼養業很盛,所產牛奶和黃油質佳味美,有“小瑞士”之稱。工業以農產品加工和農業機械為主。得梅因是肉類包裝中心,錫達拉皮茲城擁有全國最大的穀物加工廠。其他工業部門有機械、電機、化工、印刷和出版等。塞得爾瑞皮茲的電子儀器、紐頓的洗衣機、阿馬納的冷凍設備、得梅因的輪胎和麥迪遜堡的自來水筆等均為享有盛譽的名產。柯林頓有全國最大的賽璐珞廠。 從1920年開始建設鄉村道路網。目前已有公路18萬公里,總長度居全國第9位,鋪面公路長度居全國第7位;鐵路12800公里,居全國第4位。密西西比河航運發達,在內河交通運輸中占重要地位;輪船沿密蘇里河2.8米深的水道可上溯至蘇城。州內各城市之間有班機來往,飛機場約100座。 公共教育事業比較發達。著名大學有艾奧瓦大學,創立於1847年,校園在艾奧瓦城;艾奧瓦州立大學,創立於1858年,校園在首府以北的埃姆斯。   
1983年7月22日該州與中國的河北省締結了友好關係。

奧古斯塔 (Augusta)


概述
奧古斯塔(Augusta)是位於美國緬因州肯納貝克縣的一座城市,也是緬因州的首府所在。它位於肯尼貝克河的通航終點。位於肯尼貝克河溯航終點。1621年始建,1831年成為州首府。木材、紙漿、造紙、纖維、製鞋等工業發達。附近為典型的新英格蘭景觀,多森林覆蓋的丘陵和美麗的冰川湖。夏季療養地。
1607年9月最早有歐洲人考察這個地區。1625年普利茅斯殖民地的英國殖民者在這裡建立了一個貿易點,這是首次歐洲人在此定居。這個居民點位於肯尼貝克河的通航終點。當時居民點的名稱是印第安人的名字Cushnoc。此後32年的皮毛貿易非常有利。此後英國人將這個地區放棄了75多年。1754年英國人在肯尼貝克河的東岸建造了一座木結構的堡壘,今天這座堡壘是美國最古老的木結構堡壘。它和河畔的其它兩座堡壘是為了吸引殖民者而建造的。

巴爾港 (Bay Harbor)


概述
阿卡迪亞的核心城鎮就是一個小小的旅遊中心,叫做巴爾港。這個小市鎮是整個阿卡迪亞國家公園的旅遊經濟的核心,國家公園是非贏利性質的,巴爾港就把整個地區的旅遊業集中於一點。酒店、旅館、餐館、住宅都在那裡,去阿卡迪亞,必去巴爾港。
巴爾港是一個不大的城鎮,居民人口也就幾千人,不過這裡酒店、飯館、酒吧、咖啡店林立,人頭涌涌,可是一派旅遊壯觀的景象。因為旅遊而形成的市鎮不少,但是大多數具有其他的功能,這個巴爾港則是純粹的旅遊開髮結果,很有典型意義。 
 
巴爾港的建築和緬因州其他地方一樣,都是恩典型的新英格蘭風格的。美國東部是歐洲移民最早到達的地方,不同的移民帶來了本國的建築風格,並且主要是普通民居的風格,好像德拉華和其他東海岸中部地區,德國移民、荷蘭移民比較多,或者是英國來的清教徒,建築多用大圓木或者整個用石頭建造,而新英格蘭6個州,則主要是英國移民為主,建築不但用木頭,並且多是一種薄木板做牆面的形式。這裡因為森林茂密,木材豐富,這裡早期的建築往往全部採用木頭建造,建築中部用石頭壘一個壁爐、爐灶和煙筒,然後用大圓木建造整個住宅的構架,之後用手工鋸的薄木片做屋頂和牆面,這種好像鋪瓦一樣鋪在牆面的方法,就美國有,在歐洲是很少見的,美國人把這種鋪牆木片叫做shingle。因為是木頭的,統稱為“wooden shingle”,在東部地區,就在巴爾港,還偶然可以看見這種純粹的木瓦牆建築,巴爾港垂直於海灣的一排商店,其中最靠海邊的一家就是採用的純粹的木瓦牆結構的。風吹雨打,已經有些陳舊,看來要翻新了。
巴爾港雖然是個旅遊小城,但是作為城市應該有的它都有,比如這個小城鎮有兩個博物館,一個是美洲本土文化博物館,一個是緬因歷史博物館,都在這個阿貝博物館內。我去看了,可謂相當詳細。
巴爾港周圍都是山林,一面對著海灣,因此隨便走出去,都是風景如畫的小徑,其中一條沿著海邊的小徑就叫做“海濱小徑”(Shore Path),以我來看,這可是來阿卡迪亞必須走的一條小徑,特別在清晨時候,在這裡走,看早上噴薄欲出的朝陽,山海之間那種渾然一體的感覺,非常震撼。
巴爾港海灣里有個小島,叫做巴爾島,退潮的時候,光著腳就可以趟水走過去,去那個小島最妙的地方就是從那裡看巴爾港這些小旅遊城鎮的景色特別精彩。巴爾港後面是森林密密的山峰,一排排白色、淡色的新英格蘭式樣的房子列在山腳下、海灘邊,好多旅遊明信片上的巴爾港就是從這個角度拍的。

阿卡迪亞國家公園 (Acadia National Park )


概述
阿卡迪亞國家公園(Acadia National Park),位於緬因州,對於外國的旅客來說,或許是個新鮮的景點,但在美國當地,阿卡迪亞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熱門旅遊休閑去處,它雖然是美國面積最小的國家公園之一,面積約19000公頃,但到訪人數卻是名列前茅,「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根據2004年休閑娛樂旅遊者人數品評,就將阿卡迪亞國家公園列為十大最受歡迎的美國國家公園之一!
礁石嶙峋的海岸線,蒼鬱的森林,明鏡般的湖泊,高聳的山,貝殼沙灘和深邃的峽灣,這就是阿卡迪亞國家公園(Acadia National Park), 不像大部分美國中西部的國家公園,這裡位於高度開發的區域。附近的巴爾港(Bar Harbor)有許多旅館,好餐廳和其他的設施。你需要擔心的不是晚上住的旅館有沒有冷氣,而是你信用卡的透支額度。
另外也可以嘗嘗緬因州的龍蝦。

緬因州 (Maine)


概述
緬因州 (Maine)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一州。西北和東北邊境分別毗鄰加拿大,南臨大西洋 ,西接新罕布希爾州 。面積 8.6 萬平方千米,人口123.3萬(1990)。首府奧古斯塔 。
地形主體為新英格蘭高地,地面波狀起伏,海拔 600 米左右,中部卡塔丁山海拔1606米,為全州最高峰。西北部為崎嶇的懷特山區,東南部多狹窄的局部沿海低地,海岸曲折,多港灣,岸外小島棋布。
最早居民為印第安人。16世紀時,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和英國的探險家先後到此。1820年宣布加入聯邦,成為美國第23州。
20世紀隨著水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工業發展較快,紙與紙漿 、木材 、 木製品等的生產在國內居領先地位。其他重要工業部門有食品、製革、紡織等。農產品以馬鈴薯、水果、漿果和乳品為主。東北部阿魯斯圖克縣為全國馬鈴薯集中產區。緬因的龍蝦很有名。
交通運輸主要依靠公路,鐵路只限於貨物運輸,大城市之間有定期航空線。波特蘭是本州最大的海港和漁港。
緬因有美麗的風景、廣袤的森林、遼闊的公園和眾多的大鹿,也瀕臨大西洋。州內有湖二,五○○個,河湖多至五千,森林小島有一,三○○個。鹿與熊很多,可以打獵。由於山青水秀,風景如畫,成為遊樂勝地。最著名的地區是阿加地亞公園AcadiaNationalPark。這是國家公園,一九一六年建立。其中有湖、有山、有河、有林,更有冰蝕地形與大塊的花岡岩山。

普羅維登斯 (Providence)


概述
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美國羅得島州首府。位於普羅維登斯河口,大西洋岸納拉甘西特灣重要海港。2000年人口173,618人。建於1636年,實際發展開始於十八世紀對外通商以後。以機器製造、紡織、石油加工、化學、橡膠等工業為主。珠寶製品、餐具用銀器、服飾用品有名。有布勞恩大學和藏有大量古書和繪畫的普羅維登斯圖書館。
1636年開埠,傳統上以珠寶和銀器著名,也是美國最早工業化的城市之一。

羅得島州 (Rhode Island)


概述
羅得島州,全名羅得島與普洛威頓斯莊園州(The State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由於名稱過長,一般簡稱為羅得島。在地理上它是美國最小的一州,也是美國州名最長的一州。羅得(Rhode)的發音與Road相同。此州屬於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的一部份。也是美國獨立革命中的早期13州聯盟之一。
此州下轄五個縣,有普洛威頓斯縣、肯特縣、華盛頓縣、布里斯多縣和新港縣。包括了普洛威頓斯莊園的主要土地,也就是普洛威頓斯縣中所有的城鎮、羅得島(也就是地理上的艾奎納克島Aquidneck Island),目前有新港市(Newport)、中城市(Middletown)與普茲茅斯市(Portsmouth)三個大城。這些城市大多是港灣,地理上羅得島州有相當長的海岸線,據統計,此州的每一點都至少有30哩的海水。所以它的別名是海洋之州,
由於羅得島州的名字上有個“島”字,許多人都誤解本州是個獨立島嶼,事實上羅得島州也有相當大一部分在美國本土上。

查爾斯頓 (Charleston)


概述
海濱小鎮查爾斯頓是美國及世界各地富豪的聚居地,也是風光旖旎的度假聖地。沿寬闊的海灣種植了一排排鬱鬱蔥蔥的椰樹,樹陰下掩映著一棟棟造型別緻的度假小屋。直接面海的度假屋最昂貴,一小棟可達幾百萬美元,靠裡面的屋價依次遞減。這些度假屋多為三層,每層都有寬敞的帶立柱的觀景涼廊,屋內陳設富麗雅緻,充滿貴族氣息。 
僅有8萬人口的查爾斯頓是美國最古老的小鎮,1790年以前一直是南卡羅來納州的首府,也是那時美國南方最富有的小城鎮。這裡有美國最早的海關,美國最早的販賣黑奴交易市場,美國南北戰爭紀念碑,還有歷史悠久的古炮台。查爾斯頓還是美國最大的軍港之一,著名的第七艦隊的航空母艦等百艘軍艦都停泊在海灣,遊人可以在軍港海軍導遊引導下坐車遊覽,威風凜凜的壯觀場面與南端靜謐的度假豪宅散發出的溫馨氣息形成了鮮明對照。 
查爾斯頓春夏時節特別美,杜鵑、山茶、玫瑰、茉莉百花盛開,芬芳四溢,與挺拔青翠的棕櫚樹爭相輝映,構成了一幅搖曳多姿的亞熱帶風情圖。

哥倫比亞 (Columbia)


概述
哥倫比亞(Columbia)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最大城市、首府。位於中部,康格利河溯航終點。人口9.9萬,大市區40.8萬(1980)。1786年建為州首府,1865年南北戰爭時被毀,后重建。向為棉花和其他農產品集散地,現仍為南部棉紡工業中心之一,農林產品加工、電子儀器、玻璃、塑料和肥料等工業發達。文教中心。有大學多所。城市的名稱來自與從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引導出來的美洲的雅名。據傳最早使用這個名稱的是詩人菲利斯·惠特蕾。
哥倫比亞位於南卡羅來納州地理中心的西北僅13英里處,是南卡羅來納州中部地區最重要的城市。哥倫比亞是1786年作為南卡羅來納州的新州府成立的,它是美國最早的設計建造的城市。市內的許多文化設施、公園和休養設施使得它經常被用作高生活質量的範例。哥倫比亞位於兩條重要河流的合流處,因此許多皮艇和皮划艇愛好者到這裡來。哥倫比亞還以許多獨立劇團著稱。近年來它被選入“美國生活質量最高的30個城鎮”之一。

南卡羅來納州 (South Carolina)


概述
南卡羅來納州是美國東南方州份中的一州,曾是美國早期13州聯盟里的南卡羅來納省(Province of South Carolina),在反抗英制高稅的美國獨立革命時期是重要的成員之一。本州的名稱來自於英國國王查理一世。2000年,人口約有4百萬人(4,012,012人)。首府哥倫比亞城(Columbia)。
全州分屬沿海平原和阿巴拉契亞高地兩大自然區域。沿海平原約占全州面積的2/3,從大西洋海濱延伸到皮德蒙特高原,又可分為海拔不到30米的外平原和逐漸升高到海拔100米的內平原。外平原是州內最早有人定居的地方,當地人稱之為低地。從北卡羅來納州邊界到加登城的海灘,平坦的海岸呈月牙形,中段默特爾海灘是一個迷人的旅遊勝地。加登城以南海岸曲折而多島嶼,氣候溫暖,最南部的希爾頓黑德島幾無冰凍。沿海平原和皮德蒙特高原相隔一條長16公里寬的狹長陡崖,河流在此陡降,形成急流瀑布,地理學家稱之為瀑布區。皮德蒙特高原實際上是個侵蝕平原,即準平原,約占全州面積的1/3,當地人稱之為高地。山中河流切割峽谷,形成陡坡峭壁。大多數城鎮、公路、鐵路、農田分佈在平坦而開闊的坡頂和山脊上。西北角的藍嶺山脈比皮德蒙特高原高出300-600米。薩薩弗拉斯山海拔1085米,是全州最高峰。
在獨立戰爭時期,因為英軍曾固守州內幾個要點,成為戰爭史跡。南北戰爭時也遺留一些史跡。現在這些保存下來的史跡已成為旅遊重點,其中最重要的史跡點是查爾斯頓市。1670年時,查爾斯頓位於三角灣南岸半島尖端,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建築物。新市區在半島北部,有商業中心,有商港、軍港及核潛艇基地。
   
交通
龐大的鐵路和公路網遍布全州。公路總長度近10萬公里。查爾斯頓有20條航線開設定期航班,喬治敦港口可以裝卸遠洋貨物,溝通邁阿密和紐約的沿岸運河經過本州。
歷史
據文獻記載,1526年第一個探索了南卡羅萊納州的探險家是西班牙人Vasquez de Ayllon。
1629年和1670年,英王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先後把這個地區的土地特許賜給幾個領主。1719年爆發移民反對領主的武裝鬥爭,推翻了領主的統治。這一地區成為英王的直轄領地。後來,當地移民選出參加大陸會議的代表,1775年英國總督逃走。1776年立法會議通過臨時憲法,1778年宣布脫離英國統治,1788年加入聯邦,成為美國原有13州中的第8州。美國南北戰爭時,南卡羅來納州于1860年12月20日退出聯邦政府,1868年又重歸聯邦
最佳旅遊時間
南卡羅來納州屬副熱帶氣候,夏季長而炎熱潮濕,最高溫可達43℃。冬季短而寒冷乾燥。平均氣溫1月為7-11℃,7月為26-28℃。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1200毫米,山區達1780毫米。

海倫那 (Helena)


概述
海倫那(Helena)美國蒙大拿州首府。有皇后城之稱。位於州西部落基山脈的山間盆地。海拔1,200米。人口2.3萬。1864年採金熱時始建。1889年成為州首府。本州最大商業和運輸中心。周圍採礦業(金、銀、鋅等)和農、牧、林業的貿易中心。工業以水泥、金屬板、化學、活動房屋等部門為主。市東密蘇里河的水庫和附近山地為旅遊療養地區。

比靈斯 (Billings)


概述
比靈斯(Billings)位於美國蒙大拿州南部,是黃石縣的縣治,也是該州最大城市,人口為101,182人。面積106平方千米,水域面積0.3平方千米,創立在1877年。
比靈斯是周邊地區的經濟、醫療、農業和文化中心,也是兩個州間高速公路的分歧點的交通的重要地點,畜牧、食品加工業和農業發達。比靈斯是半徑800千米範圍以內的最大城市。1000萬年前比靈斯是海岸,所以在那裹可能會發現魚類的化石。另外比靈斯還被 Beartooth Mountains,Pryor Mountains,Bighorn Mountains,Crazy Mountains, Bull Mountains,Wolf Mountains六座高山包圍。
附近的印第安遺跡,有著名的洞窟雕刻。

弗拉特黑德湖 (Flathead Lake)


概述
弗拉特黑德湖(Flathead Lake) 美國蒙大拿州弗拉特黑德國家森林中的淡水湖。在落磯山地溝南端,是一片窪地,向北一直延伸到利亞德(Liard)平原。長48公里(30哩),寬24公里(15哩),水深67公尺(220呎),面積490平方公里(188平方哩)。湖南端的克爾水壩(Kerr Dam,1958年建成)用於發電和灌溉。蒙大拿大學生物實驗站在湖東岸。

冰川國家公園 (Glacier National Park)


概述
毫無疑問,冰川國家公園是北美最壯觀的公園之一。 有人甚至將它稱為“小瑞士”,因為這裡有高聳的山尖、幽深的山谷和陡降的峽谷。 它坐落於蒙大拿州卡利斯比市和大瀑布市之間,是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的南部。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由美國和加拿大共有。 冰川國家公園內冰川達50多條,騎馬、乘船、騎自行車或步行均可前往遊玩。
在冰川國家公園中以布萊福特冰川最大,佔地約4.8平方公里,位於海拔2440米的傑克遜山和布萊福特山北坡。哈里森冰川和龐普里冰川覆蓋在南坡,這裡也以其美如畫卷的山峰聞名。公園北部3000多米高的克利夫蘭山為最高峰,園中超過3000米的還有金特拉峰、西耶山和斯廷森峰等。冰川國家公園是北美特有物種的大觀園,有一千多種樹木花草。在比較乾燥的東部山坡上,恩氏雲杉、亞高山冷杉、小干松、花旗松和大枝松蒼勁挺拔。在氣候較暖、比較濕潤的西部山坡上,落葉松、冷杉、雲杉茂密蔥蘢。冰川公園裡動物種類也很多,有大角山羊、美洲豹、山狗、山貓、駝鹿、美洲大角鹿、黑熊、灰熊、白尾鹿等等。
冰川國家公園有大大小小200個湖泊,流經此地的溪流長約1506公里。 落基山北部的兩座山脈風光旖旎,幾十條冰川似乎流入了每一座山谷,這些景色將公園裝扮得分外迷人。
 

蒙大拿州 (Montana)


概述
蒙大拿州 (Montana)是美國西部落基山區一州。  別名“財富之州” (Treasure State),也被稱為“長空之鄉” (The Big Sky Country)。北與加拿大接壤,東界南、北達科他州,西接愛達荷州,南鄰懷俄明州。面積為381085平方公里,在50州內列第4位。人口944,632 (2006年)。首府海倫娜(helena)。州名蒙大拿原出西班牙語,意為“山地”。 
  
全境是高地,山高谷深,平均海拔約1000米,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部占總面積1/3,屬落基山區,森林密布。東部占2/3,是北部大平原的一部分,起伏平緩的大地空曠遼闊,樹木稀疏,牛羊成群。全州河流分屬三大水系。大分水嶺西側溪流注入克拉克河和庫特內河,后經哥倫比亞河注入太平洋。分水嶺以東,麥迪遜河、傑斐遜河和加勒廷河在“三河岔口”匯合成雄偉的密蘇里河,東流接納黃石河,最後注入密西西北河。州西北部的溪流從冰川國家公園向北,經貝利河和聖瑪麗河注入哈得孫灣。冰川國家公園中有許多景色秀麗的湖泊。弗拉特黑德湖面積達197平方公里,是州內最大湖泊。 
交通
 州內有鐵路7800公里;公路線總長約12萬公里,其中州際公路1930公里,主要公路9600公里。各大城市之間直通航空線,各類飛機場有100多座。旅遊業發展較快。
最佳旅遊時間
7月平均氣溫為18℃,1月平均氣溫為-9℃。1954年1月20日在羅傑斯山口記錄到-57℃的最低氣溫。年降水量較少,西平均為450毫米,東部為350毫米,7、8月間有時降雹。

巴吞魯日 (Baton Rouge )


概述
巴吞魯日(Baton Rouge),意為“紅棍”,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首府、重要河港,第二大城市和現時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東巴吞魯日縣縣治。在密西西比河東岸,新奧爾良西北116公里處。2005年人口為222,064 人。該城原為路易斯安那州僅次於新奧爾良的第二大城,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襲擊新奧爾良后,大批難民從新奧爾良逃亡至巴吞魯日,使得巴吞魯日人口暫時性地超過新奧爾良。
1719年法國在此建城寨,1763年為英國佔領,1779年為西班牙佔領,1810年為美國領有。1849年成為州首府。周圍有大油田。煉油和石化工業中心,並有橡膠、塑料、科學儀器、木材、造紙等工業。巴吞魯日州立大學設此。

路易斯安那博物館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概述
路易斯安那博物館自身的收藏來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幾年裡,其中主要包括考布阿畫組和結構主義畫派的作品。在那之後的幾十年裡,歐洲和美國的一些著名畫家的作品也進入了路易斯安那博物館的收藏。
路易斯安那博物館座落在一個古樹參天的叢林中,它的兩邊分別面向歐爾松海峽和宏柏克湖。在這樣的自然景觀襯托下,博物館院子里那些戰後雕塑自然成為該博物館收藏品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部分。事實上,人們提到路易斯安那博物館,首先提到的正是這些別具特色的雕塑作品。
除了路易斯安那博物館的永久收藏以外,遊客可以不定期地在這裡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作品展覽。展覽的種類既有久負盛名的現代藝術,也有初出茅廬、尚處於爭議之中的新潮藝術。
與其它博物館相比,路易斯安那博物館的一個主要特色是,遊客在遊覽了博物館的室內收藏之後,可以到室外的大自然中,去盡情享受另一種美好的收藏。
  

新奧爾良 (New Orleans)


概述
新奧爾良(New Orleans)是美國第一大港,路易斯安那州最大城市。位於州東南部,密西西比河畔,北臨龐恰特雷恩湖,距河口170多公里。其中水面積占45.3%;人口49.7萬(1990),約一半為黑人,大市區包括奧爾良、傑斐遜等4縣,面積7661平方公里,人口約占全州人口30%。
流經市區的密西西比河呈新月形彎曲,故有“新月城”的別名。地處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水道縱橫,地勢低窪;平均海拔僅1.5米,不少地方低於海平面。沿河築有209公里長的防洪堤壩,由112個泵站組成的排水系統,通過泄水道分水引入龐恰特雷恩湖,亞熱帶濕潤氣候,7月平均氣溫27.7℃,1月11.6℃,年降水量1440 毫米,夏季多暴雨。城市鄰近地區石油、天然氣、硫磺、鹽礦豐富,盛產木材和棉花、甘蔗、稻米等。
原為印第安人居留地。1682年法國探險家溯密西西比河航行至此。1718年始建;1722年為法屬大路易斯安那首府,1762 年後歸屬西班牙;1800年復歸法國,l803年隨同法屬大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1805年正式設市;19世紀上半葉成為重要棉花輸出港和黑奴貿易中心,曾兩度為路易斯安那州首府;l840年人口已逾10萬,居全國第四位;19世紀中葉后,由於鐵路運輸功競爭,黃熱病流行以及南北戰爭等因素,城市發展停滯。19世紀末,開始重建和復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區向西、向北擴展,市政建設加快,迅速發展成為現代化港市。
新奧爾良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出海門戶,與中、南美洲貿易聯繫密切。港區主要分佈於密西西比河和通龐恰特雷思湖的運河沿岸,碼頭泊位總長40余公里,入港航道水深9.12米,60年代建成密西西比河直通墨西哥灣水道,供遠洋海輪使用,使港口的人海距離縮短60多公里;1982年貨物吞吐量1.71多億噸,居全國各港之首;以轉口貿易為主,港區內設對外貿易帶,佔地7.6公頃,進口貨物可免稅在此儲存、加工或展覽,是7條鐵路幹線的交會點,通連洛杉磯、芝加哥、紐約等大城市;水陸聯運方便,是三角洲地區高速公路網的樞紐。多座大橋跨越密西西比河兩岸。著名的龐恰特雷思湖堤壩長達39公里,溝通市區與湖北岸的聯繫,有1個國際機場和2個國內機場。
新奧爾良是美國南方的主要工業城市,集中全州1/4的工廠企業;有紡織、食品、木材加工、煉油、石油化工、化學等工業部門;並是全國重要的造船和宇航工業基地,阿馮爾達船廠和生產火箭、宇航設備的米喬德廠是最大的企業,州內最大的零售、批發和金融中心;旅遊業興盛,在城市經濟中的地位僅次於運輸業。
文化教育事業發達。市內博物館眾多,有新奧爾良大學、圖拉內大學等高等學府以及可容納7萬多觀眾的路易斯安那體育館,富音樂傳統,為爵土樂音的誕生地,多音樂團體和劇場、音樂廳等;一年一度具有法國傳統的仟悔火曜日盛況空前,吸引數以百萬計國內外遊客。
市中心區主要在密西西比河東岸。老城“法國區”具有歐洲古城風貌。以傑克遜廣場為中心,保留著許多早期法國、西班牙式建築,如聖路易斯教堂、西班牙時期的市政廳和法院(現已闢為博物館)、烏蘇萊修道院、法國市場以及古老的公寓住宅等;西南部是 著名的花園區,博本街的夜總會和皇家街的古董店頗為著名;“法 國區”以西,隔運河大街是新城行政和商業區,州、市主要行政辦公機構組成市政中心建築群;運河大街和聖查爾斯大街是新城最繁華的商業街,前者南部聳立著33層的國際貿易商業大樓,普伊德拉斯大街兩側,高層建築林立,有許多銀行、辦公大樓和旅館,住宅區主要分佈在市中心區西、北、東部,並向郊區伸展,龐恰特雷恩湖區為遊覽勝地,建有佔地印7公頃的市立公園.

路易斯安那州 (Louisiana)


概述
路易斯安那州 (Louisiana ) 是美國中南部的一個州。北連阿肯色州,西界得克薩斯州,東鄰密西西比州,南臨墨西哥灣。面積125675平方公里,在50州內列第31位。人口4,287,768 (2006年)。首府巴吞魯日 (Baton Rouge)。
此州以對比強烈的文化、地理景觀著名。如嘉年華會的狂歡和荒野沼澤地中的寂靜;並混合了美國幾乎所有的重要文化元素,如印地安、西班牙、法國、英國和非洲等文化。盛產石油。近年來旅遊業發展很快,被稱為“漁獵樂園”。新奧爾良的四旬齋狂歡節多姿多采,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觀光。 
路易斯安那有十二座州立公園、十七處州立紀念區、和一處州立保留區。該州較有趣的州立公園包括:位於曼德維爾(Mondeville)附近的楓丹白露州立公園(Fountaineble au State Park)、聖柏納州立公園(St. Bernard State Park)、小熊湖州立公園(L ake Bruin State Park)、以及大島州立公園(Grand Isle State Park)。位於該州中 央及西北部的吉賽奇國家森林(Kisatchie National Forest),是一處風景優美的保留 區,佔地約二十四萬兩千八百二十公頃。路易斯安那也擁有無數的公園,像是位於曼尼 (Many)附近的霍吉士公園(Hodges Garden)、位於傑佛森島(Jefferson Island)的 活橡樹公園(Live Oak Gardens)、以及艾佛利島叢林公園(Avery Island Jungle Ga rdens)。在該州受歡迎的戶外活動有:釣魚、划獨木舟和划船。
交通
州內擁有包括近岸運河在內的內河航道7700~12000公里,新奧爾良、巴吞魯日和查爾斯湖城均為深水良港,水運在交通運輸中占重要地位。鐵路6400公里,公路線長80000公里,大小飛機場200多座。新奧爾良國際機場是聯結拉丁美洲的樞紐。
最佳旅遊時間
屬亞熱帶氣候。夏季濕熱,冬季溫和。年平均氣溫,最北部為18℃,密西西比河口1℃。八月份平均最高氣溫28℃,一月份平均最低氣溫8℃。

博伊西 (Boise)


概述
博伊西(Boise)是美國愛達荷州的首府,也是該州最大的城市。在州西南部斯內克河支流博伊西河畔。海拔835米。
博伊西的名字由來始於最先到此探索的陷阱捕獸者(trapper),他們在跨越一片乾旱地區后發現了這片遍布棉白楊(cottonwoods)的河邊地方,於是給了這個地方“boisé”的名稱,意思為“多樹的”;因為這個原因,博伊西後來即被稱做“樹城(City of Trees)”。
1863年附近發現大金礦而始建居民點,1864年為州首府。早期因採金,後期因林業和灌溉農業擴大而發展,現為農畜產品貿易中心。以食品加工、傢具、電機等工業為發達。有博伊西州立大學。 

博伊西國家森林 (Boise National Forest)


概述
博伊西國家森林(Boise National Forest)位於美國愛達荷州西南部。1908年建立,面積11,968平方公里(4,621平方哩)。分為兩部分,之間隔有佩埃特(Payette)河北支流谷地。森林主要部分地勢陡峭多山,最高點比格鮑迪(Big Baldy)峰海拔2,963公尺(9,722呎),許多當地重要河流發源於此。西北部一些1870年代的金礦村現成為伐木或放牧點。主要作為遊樂區,可進行捕魚、狩獵、泛舟和遠足旅行等活動。

蛇河 (Snake River)


概述
蛇河(Snake River) 亦譯斯內克河。 哥倫比亞河最大支流,美國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區最重要河流之一。源出懷俄明州黃石公園東南角附近的大陸分水嶺山區,向南流,沿大堤頓(Grand Teton)國家公園內堤頓嶺東部山麓,穿過傑克森(Jackson)湖,在格雷斯(Greys)河口附近向西北蜿蜒,穿過帕利塞茲(Palisades)水庫進入愛達荷州。在海斯(Heise)附近出山區後,穿過愛達荷州南部滿布熔岩層的廣闊蛇河平原。在愛達荷州西部邊界接納博伊西(Boise)河後,折向北,形成愛達荷州和俄勒岡州的界河(348公里〔216哩〕),在俄勒岡州東北角形成華盛頓-愛達荷與愛達荷州的琉易斯敦(Lewiston)的界河。再轉向西,匯入華盛頓州帕斯科(Pasco)正南的哥倫比亞河。全長約1,670公里(1,040哩),流經懷俄明、猶他、內華達、愛達荷、俄勒岡和華盛頓等州,流域面積達282,000平方公里(109,000平方哩)。河流自海拔3,000公尺(10,000呎)下降至約90公尺(300呎)。
在愛達荷州國王山上的上蛇河,用於灌溉和水力發電。幹流有數座水壩和水庫,其中以亞美利加福爾水庫(American Fall Dam and Reservoir)為最大。1976年堤頓水壩倒塌,在蛇河上游山谷嚴重氾濫。海斯以下的主要支流有亨利斯河(Henrys Fork,是最大支流)、布拉克佛特(Blackfoot)、波特納夫(Portneuf)、拉夫特(Raft)和比格伍德(Big Wood)等河流。亨利斯河及比格伍德河自北邊流入蛇河。其他在北邊的河流滲入蛇河平原,成為廣大地下水庫的一部分。米爾納壩(Milner Dam)下游靠近特溫瀑布城處有特溫(Twin)和肖肖尼(Shoshone)瀑布,落差分別為20公尺(65呎)和65公尺(212呎)。
自國王山到愛達荷州韋塞(Weiser)的中蛇河,主要用於水力發電。這部分地區大多利用佩埃特(Payette)、奧懷希(Owyhee)、馬盧爾(Malheur)和博伊西等支流來灌溉。
自韋塞到河流出口的下蛇河,有一深1.6公里(1哩)的峽谷叫做地獄谷(Hells Canyon),是北美洲最深的峽谷。其最大支流薩蒙(Salmon)河,在河谷下流盡頭匯入蛇河。

愛達荷州 (Idaho)


概述
愛達荷州 (Idaho) 美國西北部一州。北與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接壤,南界猶他州和內華達州,東鄰蒙大拿州和懷俄明州,西接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面積216413平方公里,相當於新英格蘭地區6個州總面積的一倍,在50州內列第13位。人口1,466,465 (2006年)。首府博伊西 (Boise)。“愛達荷”來自印第安語,意為“山地的寶石”。這詞最初專指科羅拉多州派克斯峰內產寶石的礦區,後來泛指太平洋沿岸寶石礦區。愛達荷州建立后,便成了該州的州名。
州的形狀很象伐木工人的靴子,恰巧反映了境內山巒起伏、森林茂密、伐木和採礦業佔有主要地位的情況。境內有81條山脈、10條大河和2000多個湖泊。州境中部、東部及東北部全是落基山脈盤亘之地。波拉峰海拔3859米,為州內最高點。斯內克河發源於東南部山區,切穿北落基山脈時形成許多峽谷,著名的斯內克河谷深達1.6公里,為北美洲最深的峽谷。沿河有一系列瀑布,肖肖尼瀑布高達65米。博伊色附近的月球火山口國家公園的死火山口和火山錐呈現一派荒漠景象。
此州的北方有2個大草原,東南方有高山(全州81座山脈中有42座超過10000英尺)。最重要的河流是蛇河(Snake River)和鮭魚河(Salmon River)。
 
在愛達荷州旅遊,您大概需要帶一個氧氣筒,因為這裡的景觀美的讓人窒息。不論從愛達荷州中心地帶,不論從花崗石形成的沙圖士山頂〈Sawtooth Mountains〉 到靠近地獄谷 〈Hells Canyon〉 的聳立七魔鬼山 〈Seven Devils〉,都可以看到全美國最奇特的高山景觀。如果美麗的景觀不能讓您窒息,那高山上稀薄的空氣也許會讓您有暈眩的感覺。
愛達荷州北部有被兩個大草原和河流阻隔的山地,其中一個草原是靠近莫斯科 〈Moscow〉 的 Palouse Country 另一個是靠近 Grangeville 的 Big Camas Prairie。愛州的東南角有高山,其它剩下的南方邊界地區都是乾燥的低山,在愛州 81 個不同的山脈里有超過 42 個山脈高度超過一萬英尺,環繞這些山脈的河流和小溪超過一萬六千英里,整個地形就像是一個倒反過來的問號。最重要的河流是蛇河〈Snake River〉 它起源於黃石國家公園內,向西流過一千英里穿越愛達荷州,在蛇河上有十一座水壩調節河水流速,同時也發揮了發電和灌溉州內四分之三的土地。
和蛇河相提並論的是鮭魚河 〈Salmon River〉,因為水流喘急的原故, 鮭魚河有“不回頭的河”的稱號,這個鮭魚產卵的河分割了愛達荷州的北半部和南半部。
面積超過 148 平方英里的 Pend Oreille 湖是愛州超過兩千個湖中最大的湖,在東南部則有熊湖 〈Bear Lake〉,熊湖的一半在猶他州境內,在北部則有 Priest、Coeur dAlene 和 Hayden 湖。
最佳旅遊時間
該州屬大陸性氣候。北部年降水量平均510毫米,南部為300毫米。地勢高低對溫度有重大影響。劉易斯頓海拔217米,年平均氣溫11.1℃;蒙彼利埃海拔1828米,均溫5.5℃。斯內克河中游地區均溫12.8℃。作物生長期從120天到300天不等。

納什維爾 (Nashville)


概述
納什維爾(Nashville)美國田納西州首府,位於田納西州中部坎伯蘭河畔,也是該州僅次於孟菲斯的第二大城市。納什維爾是醫療衛生、音樂、出版和交通運輸的重要中心,是美國鄉村音樂的發源地。
美國的鄉村音樂(Country Music)出現于19世紀20年代,它來源於美國南方農業地區的民間音樂,它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其歌手和歌迷幾乎都是農民、牛仔、礦工和伐木工等生活在南部鄉村的美國白人和黑人。
最初鄉村音樂與大城市的文化生活相隔離,一直處於自我封閉狀態。20世紀20年代大危機時期,一些電台為擴大市場迎合了農村聽眾的口味開始播放鄉村音樂,從此它開始匯入美國流行音樂的主流。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絕大部分鄉村音樂歌手都來到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尋求發展機會。此後,絕大部分的鄉村歌曲都在這裡的錄音棚里錄製,最著名的鄉村音樂家也大都出自這裡,因此納什維爾成了鄉村音樂的集中營,“納什維爾之聲(Nashville Sound)”就成了鄉村音樂的代名詞。
20世紀70年代以後,鄉村音樂雖風格呈多樣化,但是幾乎都保持著共同的主題思想:傾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工人和農民的愛情婚姻生活、宗教信仰以及他們生活中最普通也最感人的經歷。它的旋律中總帶有一種冷淡或憂愁,即使你不聽歌詞,也能使人感到孤獨和陰暗。鄉村音樂的鮮明的個性,使其影響廣泛,並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鄉村音樂名人堂博物館(Country Music Hall Of Pane and Museum)座落於納什維爾市區音樂街的中心地帶,它始建於1961年,後幾度擴建,面前的新館2001年5月落成。它外觀呈巨大的鋼琴鍵盤,明亮寬廣,弧線的輪廓有音樂般的圓潤感,黑色的琴鍵就是透明的玻璃窗。這使我想起好像是張海迪寫的:琴蓋下覆蓋著那樣一群精靈,白色的像鴿子,黑色的像燕子……
館內用文字和圖片對近二百年來美國鄉村音樂的脈絡作了詳細介紹,還收藏並展示著800多套演出服裝、600多件樂器、大量的樂譜以及數以萬計的唱片、電影膠片、電視錄像、書刊雜誌、歌本,演出海報、劇本手稿,商業文檔等大量實物,甚至還有明星們的私人物件(包括“貓王”的汽車和鍍金鋼琴)等。該館是世界上流行音樂中為單一分支設立的最大博物館,為參觀者提供一次穿越鄉村音樂過去與現實的遊覽。
鄉村音樂各個時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漢克·威廉姆斯(Hank williams)、喬治·瓊斯(George Jones)、約翰尼·卡什(Johny Cash)、帕特茲·克琳(Patsy Cline)、約翰.丹佛(John Denver)、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 、查理·里奇(Charlie Rich)、羅伊·羅傑斯(Roy Rogers)、肯尼.羅傑斯(Kenny Rogers)、喬治.斯雀特(George strait)、文斯.基爾(Vince Gill)、加思.布魯克斯(Garth Brooks)、仙妮亞.唐恩(Shania Twain)等等。

孟菲斯 (Memphis)


概述
孟菲斯(Memphis) 美國田納西州最大城市,位於密西西比河東岸,周圍是廣袤的棉田和森林,其生態環境宛若開羅。之所以叫孟菲斯,主要是水文地理酷似尼羅河畔的古城孟菲斯,兼有埃及開羅特有的炎炎烈日。在孟菲斯正西50英里還有一地名叫“巴勒斯坦”,簡直與阿拉法特的那個巴勒斯坦一模一樣。
孟菲斯位於密西西比河岸邊、下契卡索陡岸(Chickasaw Bluff)上,狼河(Wolf River)的河口。孟菲斯是美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運輸業中心,該市擁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貨運機場,是美國聯邦快遞公司總部所在地,也是主要製造業的中心,以發展紡織、取暖設備、鋼琴、汽車零部件為主。鐵路、公路、航空交通樞紐,農畜產品的大集散地,尤以棉花、棉籽油、硬木的大市場著名。從1931年起,每年5月舉行棉花狂歡節。

嘉靈絲堡 (Gatlinburg)


概述
嘉靈絲堡,整個鎮就是一個大遊樂場,真正的吃喝玩樂的地方。美國人對自然的保護令人嘆為觀止。玩的地方就是玩的地方,出了遊樂場就是芳草綠地,和樹木參天了。嘉靈絲堡據說是三K黨的發源地,在街上幾乎看不到什麼黑人。
嘉靈絲堡最出名的是他的空中纜車。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纜車, 每個纜車每次可乘坐120人。直達山頂。乘坐纜車空中攬勝,給人的感覺像是鳥兒在空中飛。忽上忽下, 一覽眾山小。山頂主要是兒童遊樂場。

大霧山國家公園 (Great Smoky National Park)


概述
大霧山國家公園,位於美國的田納西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的交界處南阿巴拉契亞山脈,這片鬱鬱蔥蔥的原始林地像一塊未經雕鑿的美玉,寂靜而持久地展示著自己的原始美貌。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霧山國家公園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霧山茂密的森林和物種的多樣性在很大程度上與地形有關,阿巴拉契亞山脈阻擋了遠古的冰川,使這裡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種。
由於山林上空總是籠罩著一層淡淡的薄霧,因此得到了大霧山這個名稱。每天的不同時刻,山霧呈現出不同的景象。清晨,大霧充滿整個山谷,只有高處的山峰影影綽綽閃現于遠方;中午,山霧變成了縷縷輕煙,緩緩地滑過山腰;日落時分,山霧又成了玫瑰色的雲簾,映襯著夕陽下紫色的山嶺。
大霧山森林覆蓋率在95%以上。山中多變的地形地勢為植被的生長演化提供不良好的環境,植物群落隨著海拔高度發生明顯的變化。山地的上部是以加拿大冷杉和雲杉為主的針葉林;中下部以闊葉林為主;山麓地帶,高大的櫟樹、松樹、鐵杉混雜。
大霧山公園的動物種類也同樣豐富多樣。公園內共棲息著30種以上的哺乳動物,其中有著名的美洲獅和黑熊。爬行動物中有烏龜7種,蜥蜴8種,蛇類23種。公園內多山溪水流,其中生活著70種本地魚類。水陸交界面上的兩棲動物更是種類繁多,光蠑螈就有27種,其種數之多號稱世界之最,其中的赤面蠑螈是僅存于大霧山國家公園的特產。

田納西州 (Tennessee)


概述
田納西州 (Tennessee ) 位於美國中南部阿巴拉契亞高地5州之一。北鄰肯塔基州和弗吉尼亞州,東接北卡羅來納州,南與喬治亞州、亞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毗連,西隔密西西比河與阿肯色州與密蘇里州相望。面積10.9萬平方公里,在50州內列第34位。人口6,038,803 (2006年)。首府納什維爾 (Nashville)。 該州名稱來自印第安語,“田納西”即印第安語“大曲流”之意。 最高峰為Clingmans Dome海拔2025米(6643英尺),大煙山國家公園就坐落於此。
早期的田納西人大都是來自卡羅來納的拓荒者,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出身貧苦的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就是其中之一。田納西的早期移民都這樣富有冒險精神,一遇戰事,就踴躍參軍、奮勇作戰,為該州贏得了“志願軍州”的美稱。 
地勢東高西低。田納西河將全州分為東、中、西3部分,州旗上的三顆星就代表這三個部分。東田納西包括大霧山和阿巴拉契亞山谷區,主要為山地,多高山,多森林。克林曼斯峰海撥2024米,為該州最高點。農田分佈在山坡上,面積狹小。中田納西包括坎伯蘭高原以西和田納西河以東的廣大地區,中心部分為納什維爾盆地,四周是山巒起伏的丘陵地帶,畜牧業發達。西田納西界於密西西比河與田納西河之間,包括海灣平原和密西西比河沖積平原,哈奇河以北屬煙草帶,以南屬棉花帶。
歷史
早期原為切羅基族印第安人聚居地。1541西班牙探險家德索托到達孟菲斯附近。1682年法國探險家拉薩爾在孟菲斯建立普魯德霍姆堡。1763年被英國佔有。1780年謝爾比和塞維爾領導的田納西軍參加南卡羅來納州的金斯山會戰,擊敗英軍。1796年加入聯邦,成為美國第16個州。1861年南北戰爭時期退出聯邦。1866年重新加入聯邦。
最佳旅遊時間
田納西氣候溫和,無嚴冬酷夏。氣溫由東向西遞增。平均年降水量1270毫米。

密爾沃基藝術博物館 (Milwaukee Art Museum)


概述
密爾沃基藝術博物館(Milwaukee Art Museum)表現的設計主題是印象和情感。這是卡拉特拉瓦在20世紀90年代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最能體現其豐富性和複雜性特點的作品。
密爾沃基藝術博物館造型奇特,仿佛一雙飛翔的翅膀,表現的設計主題是印象和情感。
藝術博物館由兩棟建築構成,一棟為密爾沃基戰爭紀念館,另外一棟為大衛·卡勒1975年作品展覽館。博物館建築邊緣一直延伸至密歇根湖邊,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

密爾沃基 (Milwaukee)


概述
密爾沃基是威斯康星州最大城市和湖港。位於密歇根湖西岸;人口62.8萬(1990),其中15%是德國移民後裔,黑人占1/4;大市區包括4個縣,面積3856平方公里,人口占全州人口的1/4以上;地處濱湖陡岸,海拔193.5米;1月平均氣溫-7℃,7月21℃,年降水量740毫米,原居民印第安人稱“密爾洛—沃基”,意為“美麗的土地”。
17世紀末法國人到此,進行毛皮交易。1818年建立白人定居點,1846年建市;大批歐洲人移入(德國人居多),商業日益繁榮,成為重要的小麥市場;1870年後工業逐漸興起;城市腹地深入乳酪農業帶,為州內主要的穀物、乳畜產品和木材集散地,全國最大的小牛肉加工中心之一;啤酒釀造為其特色工業,擁有全國4大啤酒廠中的3個,產量居國內首位,被稱為美國“啤酒之都”。
機械製造是最大工業部門,集中29%的就業人口,主要生產汽車零部件、機車車輛、拖拉機、採礦與建築機械等;是美國中北部運輸中心。港口設施優良;有4條鐵路幹線交會;城區與郊縣有高速公路貫通;城南有米切爾國際機場。城市沿密歇根湖伸展16公里;分南、北兩部分,城南是工業區和較老的住宅區,城北是商業區,中央商業區從湖濱向西延伸3公里,多銀行、百貨商店、辦公大樓和影劇院;有威斯康星—密爾沃基大學等11所大專院校;密爾沃基博物館為美國四大博物館之一;城市以清潔著稱,街道整齊,多公園和綠地。

麥迪遜 (Madison)


概述
麥迪遜(Madison)是美國是威斯康辛州的首府和戴恩縣的縣治,亦為威斯康辛大學主校區之所在地。2006年時人口數為223,389人, 使得麥迪遜成為威斯康辛州第二大城, 僅次於密爾瓦基. 同時也是全美第82大城.
州議會大樓和其他政府機關多位於市中心Mendota湖及Monona湖之間的狹長陸橋上。
麥迪遜有時被稱做四湖之城, 包括了接連Yahara河的四個湖, Mendota湖, Monona湖, Waubesa湖 以及 Kegonsa湖. 雖然Waubesa湖 以及 Kegonsa湖不在麥迪遜的市區範圍內, 不過就在不遠的南方10公里左右. 另外 較小的Wingra湖也在市區內. Yahara河會流入 Rock River, 最後匯入密西西比河. 麥迪遜著市中心就在Mendota與Monona湖中間形成的陸橋上.
麥迪遜與其他威斯康辛南部的地方一樣, 是溫帶氣候, 更精確是濕潤潤大陸型氣候, 特色是氣候景觀多變季節間的溫差大, 冬天時氣溫低於零下, 有時候會下很大的雪; 夏天時的高溫可以到達攝氏26度至32度C, 濕度一般來說並不高.

威斯康辛州 (Wisconsin)


概述
威斯康辛州(Wisconsin)是美國中西部的一個州,州名來源於法語對某印第安地名的音譯,意為“我們居住的地方”。雖然威斯康辛州位於美國的中部,但是您會感覺置身於新英格蘭(New England)崎嶇的地貌中點綴的漁村、農場、燈塔及沙灘。威斯康辛州最大的城市密爾沃基(Milwaukee)有非常濃厚的德國風味。
威斯康辛州位於美國中部的中心地帶,自然的森林、沙灘及起伏的草原形成了威州美麗的風貌。這裡曾經有Fox、Kickapoo、Ottawa 及 Santee Sioux 等印地安族在這個土地上居住過。威州的人民有著美國中部特殊的人情味,這裡的居民也承襲了他們祖先德國人、波蘭人、芬蘭及英國人等強韌的個性,也有可能是這裡嚴酷的冬季讓適合這種氣候的人留下了。
威州是美國最大的牛奶、乳酪及牛油的出產地,這裡的乳酪生產可以追溯至早期的殖民者。來這裡觀光不要忘記參觀鄉下的農場,也不要忘記品嚐這裡餐廳內種類豐富的乳酪製品。
密爾瓦基是美國有名的啤酒中心,也是威州最大的城市。密爾瓦基至今還保有許多德國的傳統,到這裡一定要品嚐這裡特別釀製的啤酒,參觀密爾瓦基藝術博物館(Milwaukee Art Museum)內豐富的二十世紀藝術作品,參加這裡一年一度在六月下旬所舉行的夏季慶典(Summerfest)。
密爾瓦基的西邊是威州的首府麥迪遜(Madison),這裡是著名的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校區的所在地。這個大學城有許多反文化的咖啡屋、二手貨店及開放的學風。
威州的戶外活動包括垂釣及在瑞雪涵蓋的冬季山區滑雪,在溫暖的夏天裡,威州許多湖邊的水上運動及野外露營也是這裡非常受歡迎的戶外活動方式。在秋天,打發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觀看美式足球隊『綠灣包裝工人隊』(Green Bay Packers)的足球賽。不論您喜歡在安靜的小河邊靜待魚兒上勾,還是喜歡和朋友在人聲吵雜的酒店內把酒言歡,威斯康辛州都可以滿足您。
歷史
1634 年,法國人Jean Nicolet 曾經在到這裡探險過,一百多年後,法國宣布擁有這塊土地的所有權並執政,一直到 1763 年英國人從法國人手中奪到這塊土地。美國獨立后,威州湧入大批歐洲移民,並於1848 年成為美國的一州。

溫泉國家公園 (Hot Springs National Park)


概述
溫泉國家公園(Hot Springs National Park) 是最不像國家公園的國家公園。事實上,它甚至不像個公園。沿著進園區的US 70或是Ark. 7號公路往裡頭開,先前還覺得像是在鄉下小路,沿途還經過些很漂亮的湖岸線。接下來愈走房子和車愈多,紅綠燈多到每隔幾十公尺就一個,然後愈走愈慢,愈來愈熱鬧,最後到了個市中心,那就是國家公園了。
這裡溫泉的平均水溫有華氏143度(攝氏62度),加上富含礦物質,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有治療的效果。美國在1803年從法國政府手中買下了路易斯安那地區的廣大土地(Louisiana Purchase)之後, 派出探勘這塊溫泉地的結果回報到傑佛遜總統,讓這個地方大大出名。聯邦政府在1832年開始在這個地區設立一些保留地,但同時也允許私人浴池開設。 一直到二十世紀初,這裡都還是很受歡迎的度假勝地。1921年國家公園管理處說服了國會,把這個地區從保留地變成國家公園。
這個國家公園最大的趣味,就是這些變成古跡的浴池,以及那家唯一營業的傳統浴池Buckstaff。 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就設在其中一家古蹟浴池The Fordyce裡頭,而且這個Fordyce浴池內部被修復,當做博物館開放參觀。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就設在其中一家古跡浴池The Fordyce裡頭,而且這個Fordyce浴池內部被修復,當做博物館開放參觀。 樓上三層樓下一層一間間逛過去,彷彿經過時光隧道,回到二十世紀初,看到當年的紳士名媛如何享受人生。樓上三層樓下一層一間間逛過去,仿佛經過時光隧道,回到二十世紀初,看到當年的紳士名媛如何享受人生。 從二十一世紀的觀點,看著那些古老的現代科技,想像曾經有過的繁華與衣香鬢影, 一時竟覺得簡直像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的情節一樣。從二十一世紀的觀點,看著那些古老的現代科技,想像曾經有過的繁華與衣香鬢影,一時竟覺得簡直像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的情節一樣。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小石城 (Little rock)


概述
小石城(Little Rock)位於美國阿肯色州中部,密西西比河西岸,緯度和上海相仿,阿肯色河流經小石城。小石城是美國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面積7770平方公里,人口20萬。為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家鄉。是該州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普拉斯基縣的縣府所在地。
1994年6月,長春市與小石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小石城事件:1957年夏,該地的教育委員會接受聯邦地區法院執行Brown案的判決,允許9名黑人學生進入小石城中央高中就讀。9月2日,秋季開學之際,該州民主黨州長福布斯動用國民警衛隊,封鎖學校,禁止黑人學生入學。后在法院干預下,20日Orval撤回國民警衛隊,任憑一些白人暴民搗亂。25日,艾森豪威爾總統不得不動用美國陸軍101空降師,“佔領”了小石城,維持秩序,並暫時直接控制了1萬名州國民警衛隊。在全副武裝的美國大兵保護下,9名黑人學生最終得以入學。
1997年9月底,當年的“小石城9勇士”重新匯聚在“中心中學”。曾在80年代末擔任阿肯色州州長的美國現任總統柯林頓參加了這次聚會,他高度評價了9勇士當年衝破種族樊籬的無畏精神。喬治·梅森大學歷史學教授羅傑稱,“小石城事件”是美國反對種族主義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交通
小石城與國內非直達航線為小石城-西雅圖/芝加哥/洛杉磯-北京/上海
最佳旅遊時間
一月份平均氣溫為3.9攝氏度,七月份平均溫度為27.7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為101.1毫米

阿肯色州 (Arkansas)


概述
阿肯色州 (Arkansas ) 是美國東南7州的一個州。北接密蘇里州,西界俄克拉荷馬州,南鄰路易斯安那州,西南與得克薩斯州接壤,東隔密西西比河與田納西州和密西西比州相望。面積137539平方公里,在50州內列第29位。人口2,810,872(2006),在50州內列第33位。首府和最大城市是小石城 (Little Rock)。 州名來自印第安語,原為誇保族、奧薩格族、卡多族、切羅基族和喬克托族印地安人居住地。美國《財富》雜誌 (Fortune)前1000家大公司中的沃爾瑪 (Wal-Mart),泰森食品(Tyson Foods) 和美國JB亨特運輸服務公司 (J.B. Hunter) 的總部即設於此。
旅遊業在阿肯色州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該州一個官方的綽號是“自然州” (Natural State),該名稱是70年代為旅遊業做廣告而創造的,起先稱為 “阿肯色州是自然州” (Arkansas Is A Natural),“自然州”稱號一直沿用至今。
阿肯色州的景點有,溫泉洞穴,溫泉國家公園,美國中部科學博物館,白河風景鐵路等。
阿肯色州還是前美國總統柯林頓的故鄉。
交通
州內有鐵路4800公里,公路長12萬公里,其中包括州際高速公路約1000公里。有五家航空公司。
重要高速公路:
I-30
I-40
I-55
I-540
歷史
文化
最佳旅遊時間
節日

堪薩斯城 (Kansas City)


概述
堪薩斯城是密蘇里州第二大城市。位於州西部,堪薩斯河注入密蘇里河處,跨密蘇里河兩岸,與堪薩斯州的堪薩斯城隔河相對。由於城市及都會區不斷成長,英國伯明翰大學的“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路” (the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把堪薩斯城列為“具世界級城市潛力城市”之一。
19世紀初,法國人在此建立貿易站。1850年建鎮,1853年設市。曾為歷史上有名的聖菲小徑所穿經;隨著密蘇里太平洋、鐵路和其他鐵路的通達,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城市漸趨繁榮。
進入20世紀后,工業開始多樣化,城市經濟有了很大發展,成為美國中西部工商業中心,由於地處美國農牧區的中心地帶,大量牲畜、小麥和其他農產品在此集散和加工,有巨大的穀物倉庫和地下天然冷藏倉庫。牲畜屠宰、肉類加工工業的規模很大,牲畜圍欄之大居全國前列。
美國主要的麵粉工業中心。其他工業有農業機械、汽車裝配、煉油、鋼鐵、鐵路車輛維修、服裝、飛機發動機、軍火和印刷出版等;約1/4的就業人口從事商業活動,批發、零售和郵購業務繁盛,以銷售農牧產品及其加工食品為主。金融業也較發達,是聯邦儲備銀行第十區總部所在地;橫貫大陸的公路和鐵路的交叉點,重要河港,並有管道聯繫著西南方的油、氣田。
國際機場辟有20條航線。市中心處在濱密蘇里河的階地上,有34層的堪薩斯城電光大樓以及聯邦、州和市的辦公大樓等現代化建築。著名的阿美利加皇家牲畜和種馬展覽會每年秋季在本市舉行;有公園100多處,佔地2160多公頃,其中斯沃普公園為全國第二大公園;市內多教育和文化藝術機構。有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城音樂學院、堪薩斯城藝術學院等13所高等學府;威廉’羅克希爾·納爾遜美術館和阿特金優秀藝術博物館廣泛收藏雕塑、陶器和古代埃及、希臘、羅馬的青銅器,為著名的東方藝術珍藏所。

傑斐遜城 (Jefferson City )


概述
美國密蘇里州中部城市,州首府。位於密蘇里河南岸。人口3.4萬(1982)。1826年始建州首府,1839年建市。周圍廣大農業地區的貿易中心。有印刷、製鞋、紡織、電器等工業。市圖書館收藏有珍貴法律文獻。林肯大學(1866年建,為黑人大學)所在地。市名來自美國總統傑斐遜。

漢尼伯 (Hannibal)


概述
漢尼伯(Hannibal)位於密蘇里州東北部,是密西西比河沿岸一個一萬人的小鎮,也是馬克吐溫(Mark Twain)少年時期成長的地方,而鎮上最大的資產就是馬克吐溫的兒時故居。故居一帶的房子及門前的街道完全保留原樣,並且禁止車輛通行,可見美國政府保留文化資產之用心。鎮上還有馬克吐溫博物館、馬克吐溫號、湯姆銅像和馬克吐溫洞等以他為名的觀光地點。
馬克吐溫本名克雷門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1835-1910),是最能代表美國的大文豪,其生平也是典型的美國故事。他十二歲喪父,幹了幾年印刷工匠之後,出外到密西西比河上謀生,後來還考取領航執照。南北戰爭后,他到報館當記者,開始以馬克吐溫筆名寫書,居然一舉成名。此後二十年是他最盛產的寫作時期,他的作品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二部寫頑童的小說:《頑童流浪記》和《湯姆歷險記》。
漢尼伯位於密蘇里州東北部,密西西比河的西岸,伊利諾州就在河的對岸。從東邊到此地,可走I-72到底,過了河就是漢尼拔。從其它方向而來的,只有一般道路可用,有很多路可供選擇。鎮內及附近有不少餐廳旅館,吃住無虞。11月至4月,密西西比河結冰,無法搭乘馬克吐溫號。 南邊的馬克吐溫洞有兩種行程,最有名的是歷史之旅,帶領遊客參觀每一處馬克吐溫小說里提到的地點。建議早點到,因為遊客相當多。洞穴旁邊為露營區。

聖路易斯大拱門 (Gateway Arch)


概述
聖路易斯拱門為St. Louis 的地標, 高630英尺, 比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 555英尺)、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 455英尺) 或是歐洲的比薩鐵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179英尺)都還要高! 您可從拱門正下方的地下室搭乘電車登上拱門頂端的觀望台俯瞰西方聖路易斯市中心的街景(體育場, 老法院, 聯邦車站)或是東方的密西西比河, 觀賞完畢,便可至地下室的Jefferson National Expansion Memorial 或 Museum of Westward Expansion參觀美國早期及印第安文化(免費),若肚子感到有些餓了, 密西西比河上的郵輪速食店是個便宜又可以邊吃邊欣賞密西西比河的好地點. 
其實,直到20世紀60年代,聖路易斯才又有了閃光的建築,這就是享譽世界的“大拱門”。這個高192米的“大拱門”類似我國甘肅的嘉峪關,出了嘉峪關就會有一種“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凄涼感。而在早年的美國,人們也普遍認為聖路易斯是通向西部的門戶。“大拱門”的設計師薩裏恩是1923年移民到美國的芬蘭人,他的構想起始於1947年,但拱門的施工直到1965年10月28日才竣工,全部造價1300萬美元。遺憾的是,沒等到“大拱門”剪彩,薩裏恩就在1961年因腦瘤去世了。
如今的“大拱門”已是美國的標誌性建築,比華盛頓紀念塔還要高。根據設計要求,拱門頂端的正常擺動幅度可在46公分之內,但據科學家計算,“大拱門”即使遇到時速80公裏的大風,其擺動幅度也僅有5公分。由於整個拱門是用不銹鋼建成的,因此每年都會遭到數百次雷電的襲擊,這也創造了超高建築物被雷電擊中的最高紀錄,但由於拱門有非常先進的避雷電系統,至今沒有任何地方損壞或人員傷亡。“大拱門”每天可接待遊客6400人。乘坐斗式升降電梯,遊客4分鐘就能到達頂部,如果沿著樓梯攀登,則需要爬1076個台階。在兩米多寬的拱門頂部內,每側各有16個小窗戶,晴天時遊客用肉眼就可看到聖路易斯市的全貌和48公裡外的伊利諾伊州。

聖路易斯 (Saint Louis)


概述
聖路易斯是中西部水陸交通樞紐,密蘇里州最大城市。位於該州東部與伊利諾伊州接界處,密蘇里河與密西西比河匯合處以南,人口39.7萬(1990),其中黑人約占一半;大市區包括周圍8縣,面積12781.6平方公里。曾於1904年舉辦過第三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城市座落在河岸階地上,地勢向西升高,平均海拔138米;原為印第安人的毛皮交易地。1764年法國毛皮商在此建立城堡,以國王路易九世的名字命名,1808年設市。早期為附近地區農畜產品的交易中心;19世紀50年代起,由於河港的開闢和鐵路的興建,城市工商業迅速發展,並成為美國向西開發的一個重要基地;1900年,城市人口已達50多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近代工業的興起,城市規模不斷擴大。
地處玉米帶農業區,附近煤、鐵、石灰石和有色金屬等資源豐富,經濟腹地廣大,交通和用水條件優越,有利於工業發展。城市工業結構平衡,不少部門具有全國意義;如汽車工業僅次於底特律,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3大汽車公司在此設有大工廠;電子儀錶和飛機製造業發達,是世界著名的埃默森電器公司和美國最大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總部所在地;全國第二大皮革製鞋中心;啤酒生產享有盛名;此外,化學、煉油、金屬冶煉和加工、木材、造紙、印刷等工業也具相當規模,是美國唯一能生產6種金屬(鐵、鉛、鋅、銅、鋁、鎂)的城市;商業繁盛,也是中西部的批發中心,世界著名的生豬市場。
交通運輸發達。全國最大的內陸河港,碼頭岸線長達28公里,擁有現代化設施,全國第二大鐵路運輸中心,有28條鐵路線(內17條為幹線)在此交會,還有9條公路幹線穿行該市,國際機場設於西北郊。
市區沿密西西比河延伸31公里。河東稱東聖路易斯,為城市的發祥地;河西稱聖路易斯,為城市的核心部分,兩岸之間架有多座公路、鐵路橋。東聖路易斯東北郊和聖路易斯西南郊為兩大工業區,工廠多沿密西西比河成帶狀分佈。市中心高層建築和法國式古典建築交相輝映,街道寬闊,高達192米的不鏽鋼拱門聳立於河畔,象徵美國向西開發的門戶,為城市的主要標誌;拱門附近是著名的傑弗遜國家開發紀念館;城西有佔地530多公頃的森林公園,集各種文化、娛樂和體育設施於一體,是主要遊覽地之一;多文化、教育和科研機構,包括各種博物館、美術館、歌劇院和聖路易斯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高等學府以及科學院等.
最佳旅遊時間
濕潤的大陸性氣候,冬寒夏熱,四季分明;1月平均氣溫0℃左右,7月26.6℃,年降水量980毫米。

密蘇里州 (Missouri)


概述
密蘇里州(Missouri )是美國中部一個州。北接艾奧瓦州,南界阿肯色州,東以密西西比河與伊利諾伊州、肯塔基州和田納西州為界,西北隔密蘇里河與內布拉斯加州相望,西鄰堪薩斯州和俄克拉何馬州。總面積180486平方公里,在50州中排名第19位。人口5,842,713(2006年)。密蘇里州由114個縣組成,首府傑弗遜城 (Jefferson city)。 
早期為印第安人聚居地。1673年法國探險家馬爾凱特和若利勘察密西西比河,發現密蘇里河口。1735年法國人在密蘇里建立第一個永久居民點。1803年美國從法國手中購得土地所有權。1821年8月10日加入美國聯邦,為美國第24個州。 
該州位於大西洋和落基山脈之間、加拿大和墨西哥灣之間,幾乎處於全國的幾何中心,是從東到西、從北到南的交叉點,被稱為“通往西部的大門”。密蘇里河自西向東流貫州域,將該州劃分為景色迥異的兩個自然地理區。北部為遼闊坦蕩的平原,黑土肥沃,水源充足,是著名的農業地帶。南部除西南—隅屬密西西比河沖積平原外,絕大部分地區屬歐扎克高原,地形崎嶇,谷深坡陡,溪流湍急,多洞穴和泉水,為著名的風景區。 
密蘇里州的觀光旅遊點∶
Anheuser-Busch酒廠〈Anheuser-Busch Brewery〉
聖路易市天主大教堂〈Cathedral Basilica of St. Louis〉
聖路易市兒童博物館〈City Museum〉
聖路易森林公園〈Forest Park〉
大拱門〈Gateway Arch〉
歐薩克湖〈Lake of Ozarks〉
Hannibal 馬克吐溫故居〈Mark Twain Boyhood home & Museum〉
Six Flags Over Mid-America
聖路易市蝴蝶館〈Sophia M Sachs Butterfly House & Educational Center〉
Hannibal - The Mark Twain Cave〈馬克吐溫山洞〉 密蘇里植物園〈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聖路易市聯合車站〈The Union Station〉
1994年1月25日,該州與中國的河北省締結友好關係。
交通
交通通訊非常發達,境內有規模為美國第六位的龐大高速公路系統,有48000公里公路和7條州際公路幹線。鐵路總長11260公里。在聖路易斯和堪薩斯城各有一個國際機場,每日起程的飛機達一千多架次。另外,還有145個公共航空集散站。密西西比河和密蘇里河通航里程達1600余公里。聖路易斯是全國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也是全國第二大鐵路運輸的終點站。
最佳旅遊時間
氣候為潮濕型大陸性氣候。夏季較長,日平均溫度25度左右,濕度較大;冬季一月日平均溫度為零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達914.4~1193.8毫米。

胡德山 (Mount Hood)


概述
胡德山(Mount Hood )美國俄勒岡州最高峰,海拔3,424公尺(11,235呎)。屬喀斯開山脈,為死火山,最後一次噴發約在1865年。1792年為英國航海家布勞頓(William Broughton)首次測出,以英國將領胡德勛爵之名為名。早期移民以其積雪山頂為路標。為旅遊勝地胡德山國家森林的中心點。

火山口湖國家公園 (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概述
火山口湖國家公園(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位於美國俄勒岡州西南部,坐落在1950 米高的卡斯凱特山上,是世界風光奇觀之一。19 0 2 年美國政府為保護火山口湖和周圍的林木建立了國家公園,為美國第五個國家公園,佔地650 平方千米。火山口湖是這個國家公園的核心。此外國家公園還有女巫島和幽靈船石等景觀,每年都會有大批國內外人士不遠千里來此觀賞美景。
火山口湖(Crater Lake),美國最深的湖。位於俄勒岡州西南部,喀斯喀特山脈南段。被冰川覆蓋的古火山錐馬扎馬火山于更新世晚期噴發時形成的破火山口,經風化和侵蝕后擴大積水而成。呈圓形,直徑10千米,面積54平方千米。湖面海拔1882米。最大深度589米。湖面變動小,湖水清澈,呈深藍色。由於火山多次噴發,形成若干火山錐,部分出露湖面即成為小島。如最大的威扎德島,高出湖水面213米,頂部有一火山口。湖周為高150~600米的熔岩峭壁,火山岩經風化后呈各種形狀,加上湖區松、杉林茂密,夏季野花叢生,景色幽美,有鹿、熊、鷹、貓頭鷹等野生動物。湖中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