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一譯“伯貝拉”。索馬利亞北部港市。臨亞丁灣。扼紅海南口的天然深水港,地位重要。人口6.5萬(1984)。北部廣大牧區的商業中心,每年涼季,大批牧民驅趕牲畜來此,貿易頗盛。全國出口活畜大多經此,還輸出皮革、阿拉伯樹膠。漁港。有水泥廠等企業。公路通哈爾格薩等內地城市。有國際航空站。1985年完成港口擴建工程,新修碼頭330米。
歷史
中國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稱之為撥拔立:“撥拔力國,在西南海中,不食五,食肉而已。常針牛畜脈,取血和乳生食。無衣服,唯腰下用羊皮掩之。其婦人潔白端正,國人自掠賣與外國商人,其價數倍。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末香。波斯商人慾入此國,圍集數千,人齋紲布,沒老幼共刺血立誓,乃市其物。自古不屬外國。戰用象排、野牛角為槊,衣甲弓矢之器。步兵二十萬。大食頻討襲之”,
宋趙汝適 《諸番志》稱為弼琶啰國:“弼琶啰國,有四州,余皆村落,各以豪強相尚。事天不事佛。土多駱駝、綿羊,以駱駝肉並乳及燒餅為常饌。產龍涎,大象牙及大犀角,象牙有重百余斤,犀角重十余斤。亦多木香、蘇合香油、沒藥,玳瑁至厚。他國悉就販焉。又產物名駱駝鶴,身項長六七尺,有翼能飛,但不甚高。獸名徂蠟,狀如駱駝,而大如牛,色黃,前腳高五尺,后低三尺,頭高向上,皮厚一寸。又有騾子,紅、白、黑三色相間,紋如經帶,皆山野之獸,往往駱駝之別種也。國人好獵,時以葯箭取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