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地理位置石膏山雄踞太岳山北段,為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32米,位於靈石縣城東南35公里處。景點介紹石膏山雄踞太岳山北段,為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32米,位於靈石縣城東南35公里處。石膏山風景區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現已開發的遊覽面積約六平方公里,在主峰海拔1500至1800余米處,天工削出一塊高約三四百米,寬約二三百米的斷崖絕壁,絕壁面向南,東西兩翼延伸回抱,其形勢就象一隻橫躺著的巨大金元寶。在元寶腹內,即斷崖間,自下而上分佈著三層石灰岩溶洞,下岩和中岩尤大,長寬高均在數十米之間,石膏山的寺廟便全部建築在這些天然的溶洞中。所以有詩贊雲:“千年古寺洞中藏,半崖松柏依雲栽”。石膏山自然環境優美,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76%,植被覆蓋率達89%。從山腳到山頂可以看到分佈層次十分清晰的多種植物帶:有灌叢帶,闊葉林帶,混交林帶,針葉林帶,還有草甸,苔蘚,藤蔓類植物。石膏山雖然沒有“三山五嶽”的名望,卻有一番“妙趣天然未奇真”的景象。在這裡,大自然會把你所有的憂愁煩惱,蕩滌得乾乾淨淨。石膏山的美是一種自然、粗獷、相互的美,幾乎沒有一點人工雕鑿的痕跡。即便是山上的廟宇,也全部修築在山頂的天然溶洞中,決不破壞自然景色和和諧。自然的山和藝術的山,在這裡已巧妙地融為一體。尤其令人稱奇的是:周圍的山全部光禿禿的,惟有它千嶂疊翠,一碧如洗。入得山來,人便如在畫中一般。從谷底看,一座座山峰,從地面直拔起來,如刀削斧斫一般,陡升上去,卻又互相連接,互相掩映,互相襯托著。在陽光的照射、雲彩的流動和霧靄的聚散程式降中,不斷變換著深淺濃淡的顏色。溝谷兩邊的石壁在千百萬年的風雨剝蝕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造型,或立或卧,或仰或俯,或奔騰跳躍,或臨洞傾聽,看上去極為生動,真可謂是“千岩萬石如棋布,移步換形各逞妍”。整個山勢呈現出雄奇峻峭、瑰麗拔俗的氣勢。最妙的是這裡的植被不僅豐富多樣,且層次分明,分佈有致。方圓60平方公里,擁有樹百余種之多。山麓是蔥籠蒼翠的灌木林帶,一片接一片,一叢連一叢,密密匝匝。山腰則是生長著楊、櫟、樺、楓、槭、椴等不同樹種的闊葉林帶。許多叫不上名來的藤蔓植物在林子里交錯盤纏,儘力將枝葉攀至樹頂,來爭取那一點點陽光。人若置身其間,仿佛進入熱帶雨林一般。再往上是針闊混交林,藤木植物似乎覺得“高處不勝寒”了,一下子便淡然無蹤,倒是那些生命力頑強的小草依然在樹隙間噴吐著綠色。而那些生長在斷崖絕壁上的千姿百態、虯枝橫斜的松柏,則尤其讓人敬佩,在幾乎不見一撮土的石縫中,真不知它們是如何紮根,如何汲取水分的。登橫空雲路,經上岩到羅漢頂直至北山脊,是挺拔高聳的針葉林帶。這裡滿目都是華北落葉松,還有雲彬杜松、白皮鬆等珍貴常綠樹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