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紫團山


概述
  紫團山海拔1500米,面積150平方公里,是大峽谷主要避暑勝地。呈東西走向,有紫團洞、白雲寺、慈雲院、南極園、雲蓋寺、福水泉等近10處景觀。
  紫團山麓有一個石灰岩(青石)溶洞,洞口常有紫氣團聚如蓋,故名紫團洞,紫團山也因此得名,自古就有團峰倚秀的美譽。紫團山山巒縱橫,峭拔高聳;漫山蒼翠碧綠,珍禽和鳴;山澗泉流潺潺,長年不息;沐浴朝陽夕日,霞光萬丈;公路蜿蜒曲折,直達峰巔。紫團山麓的紫團洞,可供遊人探險尋幽;山巔現存明清時修建的白雲寺,其木雕、磚刻藝術令人叫絕;山下東北處是雲蓋寺遺址,可供遊人發思古之幽情;南極園種植的紫團參,更是遊客首選的購物佳品;離紫團洞不到5公里的福水村盛產天然礦泉水,日流量200噸,含鋅、鍶、鋰,為祛病、健身、益壽的上好飲品。據《壺關縣誌》記載:998年(宋咸平元年),宋真宗趙恆在這裡留下御書閣,盛讚紫團山秀美風光。
  據房玄齡《晉書》記載:西晉時,原籍壺關的鮑玄精通道術,能夠預測未來,在紫團山中隱居修煉。當時著名術士、醫學家葛洪長途跋涉幾千里,到山中拜鮑玄為師。鮑玄十分喜歡葛洪,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葛洪不僅把鮑玄的道術學到手,同時還精研醫術,尤其對中草藥頗有研究,寫下醫學著作《金匱藥方》。326年(晉咸和元年),葛洪寫下《抱朴子》一書。他在書中盛讚:天下名山者,南有武夷,北有抱犢(今紫團山)。紫團俯瞰雲煙,瀑布流泉,霞城洞府,求之海內,不可多得。據陳壽《三國志》記載:三國時大書法家鍾繇,很小的時候離開家鄉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跟著胡昭、關枇杷到抱犢山(今紫團山)中拜劉勝之(字德升)、曹喜為師,學習劉德升創立的行書字體,長達三年之久。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鍾繇正獨自在山中研究行書藝術,忽然來了一位美麗的少婦,向他表示愛慕之情。鍾繇大喜,與她共結連理。別人知道后,告訴鍾繇說:那個少婦一定是個妖怪,你要除掉她,免生後患。等到少婦再來找鍾繇幽會時,卻躲在屋外不進來。鍾繇奇怪地問道:你為什麼不進來?少婦回答道:你要殺我 ,我不敢進去。鍾繇騙她說:我不殺你,你進來吧!少婦信以為真,進到屋中。鍾繇抽出刀來,砍傷少婦腰胯。少婦捂著傷口,逃了出去。
  第二天清晨,鍾繇沿著血跡,尋找少婦蹤跡,遍尋不見。後來傳說少婦悲痛欲絕,倒地而亡,化作了一座山峰,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睡美人。鍾繇學藝三年,書法水平大增,他的字好似飛鴻戲海、舞鶴游天。後來,鍾繇投奔曹操,被封為司隸校尉,鎮守長安(今陝西西安),節制地方割據勢力馬騰、韓遂等人。202年(漢建安七年),袁尚任命鍾繇外甥郭援為河東太守,讓他配合併州刺史高幹、匈奴南單于圍攻絳縣(今山西絳縣)。河東郡吏賈逵寧死不降,被部下衛固、張晟、張琰劫持,當了郭援的俘虜。郭援將賈逵押到壺關,關押在土窯中,窯口上壓著一個大木車輪,不給他食物。賈逵對守衛的士兵說:這裡沒有俠客嗎?難道會看著義士死在這裡?壺關俠客祝公道聽說后,夜裡將賈逵救出,曹操派鍾繇平定郭援、匈奴南單于叛亂,殺掉郭援。不久,鍾繇又率兵平定衛固、張晟、張琰叛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