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大雲寺俗稱鐵佛寺。在山西臨汾市西南隅。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地震毀壞,五十四年重建。寺院由山門,獻亭、中殿、方塔、藏經閣等建築組成。方塔六層,一至五層為方形,六層為八角,按八卦方位排列建造。塔高30余米, 各層均有琉璃構件,鑲成仿心。內容為佛、菩薩、羅漢、弟子及佛傳故事,為陽城縣匠師所作。第一層中空,內置高6米,直徑5米的鐵鑄佛頭,造型豐滿,眉目端莊,當系唐代原作。
大雲寺,原名宏藏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偉,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古剎,為東晉十六國前涼昇平七年(363)張天錫所建造。唐載初元年〔689)七月重修后改名為大雲寺。因屢遭地震、兵燹,寺廟一度受到破壞。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門志滿曾遠渡重洋來涼州朝拜大雲寺,並主持募化重修,被傳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話。
現存主要建築有山門、過廳、大雄寶殿、金頂琉璃寶塔、藏經樓及配殿、廂房等,多為清康熙五四年(公元1716年)重修。
六級金頂琉璃寶塔系大雲寺建築之精粹,方形實心,高約30米。寶塔一至五層為正方形,六級為平面八角形,頂端塔剎為鎏金寶珠,祥光熠熠。各層均建有仿木結構之塔檐,正檐頂端懸以鐵馬鈴鐸,徐風吹拂,叮噹諧鳴。寶塔二層以上鑲有58幅佛教浮雕琉璃圖案,佛像造型,千姿百態。
寶塔底層供有唐代鐵鑄釋迦牟尼佛頭一尊,高約6米,周長約16米,豐面隆准,鳳目闊唇,雙耳垂肩,莊重慈祥。佛頭中空,相傳是藏放經書及鎮寺寶物之所在。據專家言,佛頭以數萬公斤生鐵一次澆鑄而成,如此精湛技藝,令為嘆為觀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