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商洛市城內西南隅,有一片約30畝大的天然湖泊。過去,湖內遍植蓮藕,到盛夏季節,荷花競相開放,清香四溢;朵朵粉紅花,枝枝含苞蕾,團團綠葉,婷婷玉立,碧與湖水相映,妙趣橫生,形成人間天然一副美景。蓮湖公園西北角有一泉,名“慈泉”,俗稱“水泉”,終年溢水成湖;西南角湖水深處亦有泉眼,水從泉眼泛起,掀起陣陣旋渦,其泉深不可測,蓮湖之水,即源於此。蓮湖西、南圍以商州古城牆,廣植刺槐和垂柳,蔭蔽大地,是遊人憩息瞰勝之所;當遊人攀登城牆漫步時,放眸四野,不僅可以收覽蓮湖全景,並能盡目所及,飽餮城外風光。湖之北,舊有文廟古代建築群,古樸典雅,異常雋秀,現在已成櫛比鱗次的樓宇巨廈,煞是壯狀。據說:蓮湖前身曾是明朝末年邑人黃某開闢的花園,名為“黃家花園”。遂后,水域不斷擴展,到民國二十五年(1936),國民黨陸軍27軍95師師長李鐵軍(駐商縣城防司令)倡儀並發動工兵營在湖區建築了“迎旭亭”、“觀霞亭”、“湖心亭”、曲橋、浮橋等景點,又在湖心的一個突兀小丘上壘成高10米、圍4米的炸彈模型,模型上豎書硃色“投到日本東京去”的醒目大字,激勵人民抗日救國熱忱。自此,蓮湖與文廟景觀連為一體,景點形成聚合與分散的結構,給遊人以移步換景,一步一景江南園林風光的享受,從此,始有“商縣蓮湖公園”之名。后又在南城牆上增修一座青瓦、朱柱、石凳、雕聯的四角亭,亭聯楷書“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恰是蓮湖景觀的生動描繪。解放后,市政建設不斷擴大,蓮湖公園的建設規模也相展開。公園大門建築在與商洛影劇院相距約千余米呈直線遙遙相對,一南一北構成一幅城區“美”的畫軸;30余畝的蓮湖水面已作魚塘,微風吹舞湖水蕩漾,數千尾鯉魚騰躍,水花四濺,煞是好看,令人眼花瞭亂;湖內設有船隻小艇,遊人乘舟暢遊,睛趣橫生、詩興頓濃,別具一番享受。蓮湖公園以南城牆作堤,牆內是水域,牆外是丹江北岸。在這一牆之隔的丹江江畔,有一望數百畝農田,憑藉地下天然水源的優勢,大片大片地種植著“商州藕”,蓮葉田田,撐起雨平,荷花盛開,頻頻點頭,隨風搖曳,舞姿婀娜,格外嬌妍。遊人從城牆之上,即可一目瞭然。不僅盛似蓮海的波濤引人注目,而且可見荷葉有浮水而動者,有出水面數尺而舞者;有數不盡待放的花苞,又有嬌妍百姿競相盛開的花朵,特別是雨過天晴,顆顆水珠在荷葉上滾動,尤如千萬粒銀豆相似,別有一番情趣。其城牆內外的景觀迥然各異,正如有一遊人稱讚雲“一線城牆不同天,牆里養魚牆外蓮。湖中盡興舟戲水,城頭觀荷色更鮮。”因此,凡到此一游者,無不讚嘆“美哉,天然公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