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四川位於中國中部偏西,長江上游,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市。西為青藏高原,東有長江三峽,北有秦嶺巴山,南為雲貴高原,與鄂、湘、黔、滇、藏、青、甘、陝省區相鄰,是聯接中國西南、西北和華中三大地區的天然紐帶。
四川全省轄7地區,3自治州、13地級市,18縣級市,150縣,8自治縣,面積近57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6%,是僅次於新疆、西藏、內蒙古和青海的大省。人口11214萬。除漢族外,有52個少數民族,其中以彝、藏、土家、苗、羌、回、蒙古、滿、傈僳族人數較多。四川是中國多山省份之一。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區嶺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的東部長江三峽,海拔僅70余米,而西部最高的貢嘎山則達7556米,二者相差7400米以上,地表起伏之懸殊,在中國僅西藏、新疆可比。
四川的氣候複雜多變。西部是川西高原,東部是川東盆地。全省高原佔地三分之二,面積約為三十六萬平方公里,盆地僅占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川西包括阿壩、甘孜、涼山三個自治州,毗臨青藏高原東部,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峽谷具垂直氣候特點,高原山區地高天寒,嚴冬時氣溫約為攝氏二度至零下二十度,且冬季長達五個半月之久。六月至九月是雨季,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是旱季。旱季午間氣溫可達攝氏三十二度。高原有六小時以上的日照,藍天襯托青草綠樹,景緻優美。
“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積饒多,此謂天府。”距今2000年前的漢代文學家劉向在他的《戰國策》中這樣描述過四川。從此四川在中國獨享了“天府之國”的美稱。
生活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四川人創造出了悠久燦爛的巴蜀文化,它與中國其他地域文化一樣,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986年四川廣漢發掘出三星堆遺址,證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逐步形成且具有相當的規模,漫漫歷史長河中,更是孕育出無數青史留名的偉人:李白從這裡仗劍遠行,杜甫在此望月懷鄉;陳子昂、蘇東坡、陸放翁恰如燦爛的明星,諸葛亮勤謹治國,唐玄宗劍閣聞鈴,李冰父子修築都江堰……。
“人傑地靈”是大自然賜予四川的厚禮:
川陝古道,古柏、棧道、雄關、石刻,組成一曲曲歷史樂章。
貢嘎山區,冰川、溫泉、高峰、深谷,繪就一幅幅自然畫卷。
九寨溝內,清清碧水倒映藍天,魚翔蒼穹,鷹擊水底,呈現出謎一樣的童話世界。
都江堰口,李冰父子追蹤大禹治水的業績造福千古。
峨眉山頭,朵朵白雲匯成雲海,紅日噴薄,佛光普照,瀰漫著仙境般的洞天佛地。
康巴牧歌,抒發出悠悠綿長的委婉情調。
西昌衛星城,航天神箭一飛衝天,直指蒼穹。
三星堆的搖錢樹,青銅藝術展現3000年前那些刻意追尋的軌跡。
二灘灘頭,水輪機鳴奏著華美的樂章,推動著新時代的進程。
數不盡的風景名勝,看不完的民族風情,聽不夠的康定情歌,嘗不盡的特產風味……“天府之國”的含義在這裡無限延伸。
名山大川,多有名寺名廟分佈,它們是旅遊者頗愛光顧遊覽的重點,但旅遊者在遊歷寺廟時有四忌需牢記心頭,以免引起爭執和不快。
一忌稱呼不當對寺廟的僧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主持僧人稱其為長老、方丈、禪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意,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稱呼。
二忌禮節失當與僧人見面,通常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于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等不當之禮節,至於摸僧人頭部等則為不文明禮貌行為。
三忌談吐不當與僧侶、道人交談,最好避免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也切莫隨意打聽食用腥葷之類事宜,否則徒引起對方反感,自己沒趣。
四忌行為舉止失當遊歷寺廟,不可大聲喧嘩,妄加指點議論,也不要隨便亂竄,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上佛事活動,可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若是你帶上了小寶貝,則要照看好他(她),以免因其年幼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
交通
四川昔日交通閉塞,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如今的四川歷經時代變遷,已形成了集現代航空、航運、鐵路、公路運輸為一體的立體運輸體系,成為了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
航空
總部設在成都的西南航空公司已擁有航線102條,其中國內航線96條,國際和地區包機航線6條,以西南為中心輻射全國,連接曼谷、香港。成都-北京航線(全長1700公里),是國內主要幹線之一。此外,成都-上海(全長782公里),成都-廣州(全長1493公里)等均是重要的民航線路。宜賓、西昌、達州、瀘州等機場也有多條國內航線,它們是四川同外省進行政治、經濟、技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鐵路
現已建成寶成、成渝、成昆、內昆、達成5條鐵路幹線和三萬、小梨、資威、成汶、德天、廣岳、攀枝花、廣旺、宜珙9條支線。
寶成線北起陝西寶雞,過略陽、陽平關進入四川,再經廣元到達成都,全長669公里,四川境內374公里,它是四川與全國溝通的第一條鐵路,又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成渝線連接成都-重慶,一直通往貴州和華南地區,全程505公里;成昆線南接南昆線,是成都經昆明至廣西北海的主要鐵路線;內昆線是由內江至昆明的鐵路幹線;達成線是連接川北的鐵路幹線。
公路
全省公路以成都為中心,干、支線公路呈輻射狀分佈,同時,又輔以東西、南北線路的相互交織。主要的公路幹線有:川藏線,以成都為起點,一條經康定、巴塘、八宿林芝至拉薩,一條經康定、甘孜、昌都、那曲至拉薩;川青線,一條通往青海久治,一條通往青海玉樹;川陝線,一條通往陝西漢中,一條通往陝西安康;川隴線,一條通往甘肅臨夏,一條通往甘肅文縣;川渝線,以成渝高速和原川鄂路為主;川雲線,東路經隆昌、瀘州、貴州入雲南,中路經內江、自貢、宜賓入雲南,西路經西昌、攀枝花入雲南;川滇線,由川藏線上的甘孜、理塘經鄉城入雲南中甸。
成都汽車中心客運站是四川最大的公路客運樞紐站。成都—都江堰、成都—綿陽、成都—樂山—峨眉山、成都—雅安以及內江—自貢—宜賓,都有高速公路把省內各主要景點連成一體。
水運
四川是全國水運發達的省份之一,長江橫貫全省,是水路運輸的幹線,並與岷江、金沙江等支線溝通,在境內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水路運輸網路,全省有19個市、120多個縣和1400多個鄉可通航運,主要工業區和重要城鎮都有水運聯繫。
歷史
200多萬年前,四川便開始有了人類活動,距今25000年前開始出現文明,並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為代表的高度發達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統治四川后,四川逐漸融入中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部,是一個多民族的大省,有55個少數民族,其中世居的14個少數民族按在省內人口的多少依次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四川少數民族人口415萬人。已建立涼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3個自治州。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峨邊彝族自治縣、北川羌族自治縣。四川民族地區幅員遼闊,面積30.21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60.14%。涼山彝族自治州有彝族人口181萬人,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藏族人口122萬人,是全國第二大藏區;羌族人口30萬人,是全國惟一的羌族聚居區。此外,省內有18個市為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2006年底,散雜居少數民族人口達80多萬人,這裡有6個享受民族地區待遇的縣(區)和92個民族鄉。
彝族是四川境內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彝族是一個古老且具有獨特文化的民族,男女老少幼都喜歡披一件羊皮氈,俗稱“擦耳瓦”。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曆法。農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
最佳旅遊時間
四川位於亞熱帶範圍內,由於複雜的地形和不同季風環流的交替影響,氣候複雜多樣。東部盆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氣候帶為主,從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亞熱帶演變到亞寒帶,垂直方向上有亞熱帶到永凍帶的各種氣候類型。
四川四季皆宜旅遊。
節日
四川,成都,民族風情多姿多彩,自然風光秀美豐富,月月都有豐富的活動節日。
元旦——龍池冰雪節
春節——自貢恐龍燈會、瓦屋山冰雪節
農曆2月15日——成都花會
清明節——都江堰放水會
4月1日——龍泉桃花會
5月份——天彭牡丹會、瓦屋山杜鵑節
6月24日——涼山火把節農曆
農曆6月10日——黃龍廟會
8月1日——塔公草原賽馬會
8月31日——合江荔枝節
9月9日——瀘州名酒節
10月中旬——米亞羅紅葉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