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熊耳山


概述
  商州西五十里有熊耳山,兩峰雙峙,插漢凌霄,羲馭西沉,霞光高映,萬壑皆明,千岩競麗,臨風遠眺,令人有天際真人之想。
  [註釋]羲馭:羲xi,即太陽。我國古代神話傳說,太陽出來時乘坐看車子,由羲駕馬車在太空中賓士。天際真人:天上的神仙。熊耳山在今商州市全陵寺鎮內,海拔1431.3米。
  在商州城西五十里的金陵寺鎮,有一座高聳入雲,兩峰直豎,恰似一對熊耳的高山,人稱“熊耳山”。與熊耳山連線的東側是一個山埡豁口,因為這一連線山埡含諸多金屬成份,陽光照射,即親爍出金光萬道,故稱其為“金線埡”。在金線埡的豁口處有兩塊重疊成趣的巨石,狀似金龜,因而山埡又有金龜埡之說。從金錢埡再往東延伸約三百余米,又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山峰。這山峰突兀而起,高約三百余米,面積約五千多平方米,舊時建有寨柵,立有廟宇,說是古時寨柵曾顯靈,故有“顯神寨”之稱。顯神寨,實是熊耳晚霞的風光之地。
  相傳,顯神寨有一神井,水味甘冽,取之不竭,乃當地百姓生活用水。後來,這口神井被織霸佔,以高昂代價勒索百姓。百姓因無水用,生計艱難,祈禱上蒼護佑。民心虔誠,感動天地,菩薩即驅除強人,拯救了一方生靈。百姓為感天之靈,即在山寨建修了菩薩廟。傳說儘管巧成,而這口水井和廟宇遺址尚存。
  顯神寨居高臨下,巍峨壯觀,人們從寨上向東北俯視,商縣城池全貌盡收眼底;向西南遠眺,楊家斜和金陵寺的風光躍躍愉目。拂曉之際,可觀覽日出全景。尤其夕陽的瞬間,更是霞光層層,景象無窮,“熊耳晚霞”之景即源出於此。
  熊耳晚霞,為歷代所稱道《續修商志》有“熊耳山,州西五十里。兩峰對峙,插漢凌霄,每羲馭西沉,見霞光高映。如烘爐方熾,萬壑皆明;又如蜀錦初張,千岩俱麗。騷人韻士臨風遠眺,皆有天際真人之想”。“羲落虞瀾變晚風,遙峰西望刺長空。蒼崖炫出千條紫,翠壁挹來萬里紅。錦冪佛頭光爛漫,綉合千掌色照融。應知薄暮金天冷,故敞烘爐煅赤熊。”古人筆墨之褒,足見熊霞之輝。
  今日熊耳山,更加優美,不僅建成了遐邇聞名的熊耳山煤礦;而且商縣電視差轉檯建於山巔,夜冪中星羅棋布晶熒的燈輝,又繪畫出了人間彩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