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成都平原史前遺址


概述
     包括四川省成都平原新津縣龍馬鄉的寶墩古城、郫縣古城鄉的郫縣古城、溫江縣萬春鎮的魚鳧古城、都江堰市青城鄉的芒城古城、崇州市上元鄉的雙河古城及燎原鄉 的紫竹古城等,是迄今所知我國西南地區年代最早、規模最大、分佈最密集的史前遺址群,年代距今約4500—4000年。它們是20世紀60年代、80年代 考古調查時發現的。發現有用於防禦的高聳城牆、禮儀性大房址、干欄式建築、木骨或竹骨泥牆房址、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和種類多樣的灰坑,出土了大量磨製精細的 石器和裝飾精美的陶器。這些古城址的建築技術相同,文化性質單一,是寶墩文化的中心聚落遺址。寶墩古城平面呈長方形,面積60萬平方米,郫縣古城居成都平 原腹地,平面亦呈長方形,面積30余萬平方米,城中部有面積達550平方米的禮儀性建築。魚鳧古城平面呈六邊形,面積40萬平方米。芒城古城有內外雙圈城 牆,內外城牆間有壕溝,面積11萬平方米。雙河古城、紫竹古城平面亦呈長方形,面積分別為11萬、20萬平方米。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是四川考古學上的一次全 新的發現和突破,對於建立四川地區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的文化發展序列,探索長江上游地區文明起源等問題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