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雷山縣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東鄰台江、榕江,西鄰丹寨、三都,北接凱里。全縣總面積1218.5平方公里,轄四鎮五鄉,2000 末總人口14.49萬人。雷山具有較好的生態環境條件,地表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58%,林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19.07%,草地面積占總面積的 28%。雷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日照率為28%。境內最高海拔2317.8米,最低海拔480米,以1694米的垂直高差,跨黃紅壤、黃壤、黃棕壤、山地灌叢土四個土帶,含7個土類,33個土屬,77個土種越溫暖帶、北亞熱帶、中亞熱帶三個氣候帶;構成高山灌叢、山地常綠落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等三個垂直植被形態。孕育了二千余種生物物種,含國家珍稀保護動植物資源五十余種。 苗嶺山脈主峰雷公山至西南向東北橫亘全境。境內群山叢立,峰巒疊翠,至今尚有保存良好的原始森林和珍稀動植物,是我國中亞熱帶極為寶貴的物種“聚寶盆”。
雷山美景
雷山被稱為苗族文化的中心。民族風情濃郁,人文景觀神奇,自然風光秀麗。勤奮智慧的少數民族能歌善舞,走進雷山您就可以領略到苗家寨寨踩鼓,人人能歌,女戴銀花,男吹蘆笙,舞步粗獷,旋律流暢的民族風情,還可欣賞到有著《詩經》風雅遺風,欣賞到完好的魏晉歌舞,唐宋服飾,明清建築。別具民族風採的“天下第一苗寨”的千戶苗寨--西江千戶苗寨。倚山傍水而建的層層疊疊的吊腳木樓,譽為“天然民族博物館”;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清末民族英雄楊大六的故鄉--郎德上寨,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第一座露天民族博物館。己列為貴州東線重要民族風情旅遊點,雷公坪“點將台”,格頭“秀眉營”等歷史遺跡,吸引著各方賓客。
雷山集生態風光、民族風情為一體,地處國家旅遊局確定的桂林至三峽國際旅遊黃金線中心地帶,又在貴州省確定的凱里至黎平國際苗侗民族風情線旅遊核心圈。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官員在實地考察后公布,雷公山是當今人類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塊未受污染的生態、文化凈土,是人們追求返樸歸真,從返大自然的理想王國,是世界十大森林旅遊地區之一。雷公山以迷人的原始自然風光、宜人的高山氣候、蒼莽的原始森林、 涼爽幽靜的林間小道,泉水叮咚的小橋流水,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恭候各界人士和四方賓客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