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青龍洞


概述
    青龍洞古建築群位於鎮遠城東中河山,佔地21000平方米,有青龍洞、紫禪書院、中禪院、萬壽宮、祝聖橋和香爐岩6部分共36座單體建築組成,集儒、道、佛、會館、橋樑及繹道建築文化于一身;分別採用了“吊”、“借”、“附”、“嵌”、“築”等多種工藝,硬是在一段懸崖上築出中元洞、紫陽洞、青龍洞、萬壽宮等一片閣樓洞天。它氣勢雄偉、構思大膽、布局精巧。
    它背靠青山,面臨綠水,貼壁臨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翹翼飛檐、雕梁畫棟。這些古建築依山因地,與懸崖、古木、藤蘿、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為一體,真是巧奪天工。既有臨江遠眺的吊腳樓,也有恬靜幽邃的寺院禪台,有朗朗書聲的學子院,更有鑼鼓喧天的戲台,集天下山水樓閣薈萃為一方。
     整個建築群重重疊疊參差不齊,縱橫有致,遠觀青龍洞,如臨海市蜃樓,蓬萊仙島。為江南漢地建築與西南少數民族山地建築文化相結合的絕妙典範。有“西南懸空寺”之稱,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她背依青山,面臨綠水,宛如一組鬼斧神工的巨型浮雕,又像一幅淡抹素描的水墨畫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單士元老先生稱它是一幅“宋元明畫山居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