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梵凈山


概述
  梵凈山于1978年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3月被國務院批准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十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員,其主要保護對象為黔金絲猴、珙桐以及原始的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區南北長27公里,東西寬21公里,總面積567平方公里,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2米。梵凈山層巒疊嶂,飛瀑懸瀉,溪流縱橫,森林覆蓋率高達87%,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原生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地區,被譽為“地球和人類之寶”、“自然基因寶庫”。
  梵凈山概況
  梵凈山,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的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是武陵山脈的主峰。
  梵凈山于1978年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3月被國務院批准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十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員,其主要保護對象為黔金絲猴、珙桐以及原始的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區南北長27公里,東西寬21公里,總面積567平方公里,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2米。梵凈山層巒疊嶂,飛瀑懸瀉,溪流縱橫,森林覆蓋率高達87%,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原生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地區,被譽為“地球和人類之寶”、“自然基因寶庫”。
  梵凈山保存著60萬畝大面積的原始森林,尤其是有大面積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有不少珍稀瀕危動植物。1983年中科院梵凈山聯合考察組考察鑒定,僅獸類、鳥類、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就有801種。其中,列入國家一、二類保護的珍稀動物就達17種,最珍貴的一類保護動物黔金絲猴,全球僅分佈在梵凈山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地球獨生子”。植物有1800多種,其中有珙桐、鍾萼木、冷杉等14種國家一類保護植物。是世界所罕見的生物資源基因庫,舉世矚目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
  梵凈山的入口處建有貴州省科學院的生態觀測站。從這裡沿黑灣河上行,沿途是幽深靜寂的山谷,蒼翠欲滴的常綠闊葉林,清澈見底的山溪和清泉。春天,在小黑灣附近可看到著名的觀賞樹種中國鴿子樹—學名“珙桐”,鴿子花的頭狀花序上兩枚白色的苞片好似白鴿展翅欲飛。從零步開始踏上萬步雲梯的征程,至千步長廊就登上了魚坳,在這裡仿佛走在魚的背脊上,兩邊是懸崖絕壁,昂首遠望,金頂可見;登上海拔1,700米的回香坪,則距金頂不遠。梵凈山的頂峰,風景更是奇特秀麗,拔地而起的金頂孤峰,高94米,需小心地拉著鐵鏈攀登而上。孤峰頂部岩石裂為兩半,中間形成一條深約20米的絕壁峽谷,名曰“金刀峽”。一座“天仙橋”將兩塊巨石連接起來,兩巨石上分別建有釋迦、彌勒二殿。從金頂上向下俯瞰,可見深達一千多米的牛尾河峽谷,令人頭暈目眩。金頂以北是老山,海拔2,493米,著名的“萬卷書”、“蘑菇石”、“老鷹岩”均集中在這一帶。在金頂上,還可觀日出,賞雲海,並可看到“佛光”奇景。
  早在南宋年間,佛教就開始在梵凈山萌芽,明朝萬曆年間,梵凈山作為“彌勒道場”就已經成為與峨眉山齊名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當時全山有四大皇寺,四十八座腳庵,有“開門可聞鐘鼓,上路便遇僧尼“之說。
  “黔山第一”的梵凈,以它遠古的形象,近世的遺跡和靈異、奇幻多變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眾名岳之宗”。梵凈勝景不可勝數,有道是“回到塵凡頻寄語,能來絕處即神仙”,只有各自身臨其境,才能真正領略名岳風光,感受靈山寶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