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凱里


概述
  中國最大的侗寨、最大的苗寨都在黔東南。每年有上百個民族節日,州府凱里因此又被稱作“百節之鄉”。節日的黔東南是絢爛耀眼的,特異的民俗風情令人沉醉。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雲貴高原東南邊緣的苗嶺山脈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的地段,東鄰湖南,南接廣西,總面積30300多平方千米,居貴州全省9個地(州)市的第二位。自治州境內山地縱橫,峰巒連綿,溝壑遍布,地形地貌奇異複雜,最高海拔2179米,最低海拔137米,一般海拔在600~1000米之間。主要幹流陽河、清水江和都柳江可以四季通航。氣候多變濕潤,總的來說冬暖夏涼。不過在某些偏遠山區,即便在夏夜也略略有些寒意,最好帶上能防雨防寒的夾衣。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州府所在地凱里市,全州轄凱里、雷山、劍河、台江、丹寨、麻江、黃平、施秉、鎮遠、岑鞏、三穗、天柱、錦屏、黎平、榕江、從江等16個縣市。
侗族鼓樓是侗族特有的建築藝術,既是侗族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侗寨的一個重要標誌,所以有“見到鼓樓,必是侗寨”之說。侗族建鼓樓是吉祥如意的象徵,興旺的標誌,也是眾人齊心的表現……
蘆笙古稱盧沙,音色明亮渾厚,極富民族特色。是苗、侗、瑤、水、仡佬、傣等少數民族廣泛流行的吹奏樂器。演奏時,兩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別按左右兩排管孔,口含吹嘴,吹吸均可發音。運用氣息和舌尖動作變化,奏出各種顫音和震音……
如有貴客進寨,得按苗家禮俗喝攔路酒。從寨腳公路開始,一直到寨頭的進寨門樓,通常設有12道迎客攔路酒卡。每道酒卡在路中間放一張方桌,兩邊站著幾個身著盛裝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壺端杯,向客人敬酒……
區號:0855
郵編:556000
位置:貴州東南部
民族:苗、漢、侗、土家、布依等38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71%,其中苗族占總人口61%。
區劃:凱里市、施秉縣、從江縣、錦屏縣、鎮遠縣、麻江縣、台江縣、天柱縣、黃平縣、榕江縣、劍河縣、三穗縣、雷山縣、黎平縣、岑鞏縣、丹寨縣。
交通
  凱里地區通火車,以東經鎮遠、玉屏進入湖南省,以西可至省會貴陽。
一般外地遊客可先到貴陽,然後在貴陽乘坐開往玉屏的“梵凈山”號旅遊列車,在凱里下車。從貴陽到凱里大約3個小時的車程,票價24元左右。南方遊客可乘坐廣州—成都、重慶方向的火車,到貴州都勻站下車后乘坐都勻到凱里的大巴或中巴,走高速公路到凱里。北京、上海方向的遊客,可乘坐到重慶方向的列車,在凱里站下車,但到達時間通常是深夜或凌晨,不太方便。
凱里火車站在市區北面2千米處的清水江畔,可以乘坐1路、2路公共汽車直接到達市區,票價1元。 
從凱里到貴陽,可乘坐從上海到貴陽或重慶方向的列車,兩個多小時就可到達,當然也可乘坐從玉屏開往貴陽的“梵凈山”號旅遊列車。
特別提醒:
可以在凱里市區的火車售票點買票,地點是市中心中國銀行附近。
鎮遠、施秉、麻江等地也有火車停靠,但停靠的車次較少且時間短。
凱里火車站問訊電話:0855-3813114 
公路
從貴陽至凱里的卧鋪客車票價為55元,空調大巴35元,可在貴陽體育館長途汽車站乘坐。
凱里汽車站      
地址:凱里市東北文化北路
電話:0855-8223098
發往地點:以西可至省會貴陽,以東可達鎮遠,往南有開往雷山、台江、榕江、從江等地的長途班車,各線班車發車時間都不相同。從凱里汽車站到貴陽的班車07:45~19:15每30分鐘一班,專線06:00、06:30、07:00以後到晚上20:00每20分鐘一班,40元,3小時路程。
營業時間:8:00~17:00
洗馬河黔東南州客運站  
地址:凱里民族師專學校對面
電話:0855-8251025、8239739
發往地點:凱里最大的客運站,主要是發往貴陽和全州的客車。也有發往廣東、浙江等外省地的長途。
凱里市運輸公司     
地址:永樂路。凱里市醫院旁邊。  
電話:0855-8221588
發往地點:主要發往凱里市周邊的短途客車。
另外,從凱里到周邊小鎮可以乘坐中巴。在北京西路上搭乘開往香爐山、魚洞、龍場方向的車;在韶山南路金井河橋頭,搭乘往南線雷山、西江方向的班車;在萬博前的三叉路口有小麵包車可到青曼、舟溪;在商場路可乘坐到下司、爐山的小麵包車;在公路養護段可乘坐到三棵樹鎮的小麵包車。票價在3~4元左右,有兩三個人司機就可以發車了。
△內部交通
公交車
凱里有12路公共小巴,可到達市內任何角落,票價1元;從火車站去哪裡都很方便,因為火車站去市中心只有一條線,所有的中巴和公共汽車都是往市中心走的,不管叫1路還是2路,招手即停,上車就是了。  
計程車
在凱里市區,計程車非常多。乘計程車不用打表,5元/次。基本上城內是不會超過5塊錢的,距離短還可以砍價;晚上坐計程車市內都是10元。 
租車
在黔東南旅行,交通無規律而隨心所欲,趕班車的話會非常辛苦,備受束縛。除了班車,還有小面的、機動三輪車、摩托車等可供選擇。在一些鄉村,農用車、拖拉機等都是交通工具,只要人能上去就行了,可以向當地人打聽或請他們幫忙找車。如果人多或趕不上末班車了,可考慮包車,而且路邊的景色並不亞於景點,如果想要自由點,或者拍些好照片的話,最好就是包車了。
租車地點可以去凱里市的“二商場”附近,或去汽車公司聯繫,甚至可以在任何一家旅館請教老闆如何租車,他們都會很熱情地告訴你,還會主動幫你聯繫,而且是不需要任何回報的。
租車價格——麵包車通常是300元一天,夏利一般是200元一天,東南300元一天。另外,縣城的汽車站附近一般也都可以找到小面的如昌河、柳州五菱等,要包車的話,可以跟他們商量,價錢大約是150元一天。
特別提醒:
    在黔東南乘坐班車,一定要趕早,一般來往于各縣鎮之間的班車(一般是中巴)從早上7:00到下午15:00都有,距離近的目的地下午17:00前都會有車;也有些車每天只有兩班。但是最好的辦法是,建議每到一個地方,最好先在車站問好下一個目的地的車,包括時間、班次、需要多少時間等,以便能更好地規劃和及時調整行程。
凱里汽車客運站可以寄存行李,3元/件,可保管到第二天早上。
貴州多山路,交通崎嶇難走,一般100千米的山路要走3小時左右,而且途中經常有車輛拋錨、爆胎的情況發生,建議乘好一點的車。路上幾乎沒有什麼收費站,所以交通費用相對便宜,縣與縣之間即使有的話,大多數也不會超過20元。
雨天和晚上盡量不要乘車,因為山路多,路況不好,不太安全。另外一般坐車的時間都比較長,可隨身帶些乾糧,如餅乾和巧克力之類,還有礦泉水。
文化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一種民間複式聲樂,高低音錯落有致,形式非常豐富。分為大歌(嘎老)、琵琶歌(嘎琵琶)、禮俗歌(嘎禮鄉)、酒歌(嘎告)、踩堂歌(耶堂)、兒歌(嘎臘溫)、笛子歌(嘎笛)七種,其他還有牛腿琴歌、去山歌等,禮俗歌中又包括攔路歌、誇讚歌、哭歌等。幾乎每一種生活場景中,都存在一種歌的樣式。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
大歌的演唱場合非常講究,除平時訓練外,在重大節日、集體交往或接待遠方尊貴的客人時,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標誌性建築鼓樓里演唱。所以侗族大歌又被稱為“鼓樓大歌”。
侗族大歌的結構一般由“果(組)”、“枚(首)”、“僧(段)”、“角(句)”來構成;類別分為聲音大歌(侗語稱“嘎所”)、柔聲大歌(侗語稱“嘎嘛”)、倫理大歌(侗語稱“嘎想”)、敘事大歌(侗語稱“嘎吉”),其中的聲音大歌是最精華的部分,聲音的標題常以昆蟲鳥獸或季節時令的名稱命名,如《蟬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蘆笙歌舞
蘆笙古稱盧沙,音色明亮渾厚,極富民族特色。是苗、侗、瑤、水、仡佬、傣等少數民族廣泛流行的吹奏樂器。 
蘆笙共有六管,長短粗細不一,每根笙管底端的外側開有按音孔,每管一音,每兩、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為共鳴管,調節音量效果相當顯著。其規格不同,管短者20厘米,長者可達2至3米。演奏時,兩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別按左右兩排管孔,口含吹嘴,吹吸均可發音。運用氣息和舌尖動作變化,奏出各種顫音和震音。
蘆笙在苗族的祖先神告且和告當的古遠時代就出現了。相傳那時,告且和告當造出日月后,又從天公那裡盜來谷種撒到地里,可惜播種的穀子收成很差,為了解憂,一次告且和告當從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紮成一束,放在口中一吹髮出了奇特的樂聲。奇怪的是,地里的稻穀在竹管吹出的樂聲中,長得十分茂盛,當年獲得了大豐收。從此以後,苗家每逢喜慶的日子就吹蘆笙。
最佳旅遊時間
     貴州素有“天無三日晴”之說,這在黔東南地區的凱里體現得尤其明顯,那裡每年約有一半的時間為雨季。通常春夏之交大部分的日子都在下小雨,雨傘或者雨衣是一定要帶的東西;另外墨鏡和防曬霜,用於對付高原紫外線;住寨子多蚊蟲,不能少防蚊水;鞋子一定要防滑、好走山路的,最好是徒步鞋或登山鞋;最後山區的氣溫普遍要低點,記得帶件保暖的外套。最佳旅遊時間是每年的8月。
節日
凱里最具特色的是其濃郁的民族風情,由於一年中有130多個民族節日,所以,凱里素有“百節之鄉”的美稱。在這片土地上,聚居著苗族、侗族等眾多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他們獨特的節日。
 
侗鄉燈節(元宵節)
錦屏一帶侗鄉的元宵燈會。其龍燈、花燈造型栩栩如生,玩燈者逐個村寨走,龍燈隊還要編唱龍燈歌;而各種花燈則配以謎語,謎語有天文地理、動植物等,吸引眾多參與者。
 
舟溪蘆笙節(農曆正月十八至二十)
這是黔東南苗族人民固定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八至二十,先由凱里、麻江、丹寨、雷山等地舉行小規模的蘆笙會,最後到舟溪舉行總會。屆時小夥子們在自己的蘆笙上插上幾根野雞毛,堂內外幾百隻蘆笙同時吹奏,姑娘們盛裝起舞,場面非常壯觀。
 
擺手舞(農曆正月)
土家族語中“舍巴”意為“擺手”,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年節是“舍巴日”,也就是跳擺手舞。一般在年節舉行,屆時人們載歌載舞,並舉行祭祀、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活動。
     小知識:擺手舞有大小之分。大擺手舞是土家族祭祀遠祖的軍戰舞蹈,一般每三、五年舉行一次,時間為農曆正月初九,規模大、時間長,歷時七八天。小擺手舞是土家族的農祀活動,每年正月初三舉行,規模小、時間短。
 
苗族白洗蘆笙會(農曆二月中旬)
流傳于黔東南施秉縣白洗一帶,又稱二月蘆笙節,為期三天。節日期間,來自附近的苗族群眾到長山寨的古爬坡頂吹奏,祈求當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第二天便挪到屯山寨的蘆笙坪吹奏,圍圈跳蘆笙舞。此外還有中老年人斗畫眉、騎手們的賽馬活動等。
 
姊妹節(農曆三月十五左右)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左右,清水江畔的苗家少女們,身著華麗的苗族盛裝,手挽裝著五彩糯米飯的竹籃,與小夥子們郊遊踩鼓、“游方”(苗語“談戀愛”之意)對歌。姑娘們在彩色糯米飯里包小筷子、小木鉤,或者大蒜、辣椒等,來表達對小夥子們的喜歡。因此,姊妹節也被稱為“最古老的東方情人節”。
鬥牛節(農曆四月初八)
為黔東南一帶布依族的節日。屆時各家用苦丁茶、紫泉酒、五色糯米飯喂牛,祭祀牛王,並挑選健壯善斗的牛進行比賽。得勝的牛被封為“牛王”,牛王主人當晚要盛宴請客。
 
苗族龍船節(農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
居住在貴州凱里的苗族有過龍船節競渡龍舟的風俗,一般在清水江上舉行。那幾天清水江上百舟競技,苗族人民歡慶過節。
 
苗族爬山節(農曆六月二十九)
又稱“爬坡節”,居住在凱里地區的苗族人每年此時歡聚在香爐山上,對歌聯歡,男女青年唱著歌沿著山間小路向山頂攀登,最先達到山頂的被稱為“爬山英雄”。
 
侗年(農曆十月底至十一月初)
榕江一帶的侗寨於農歷十月底至十一月初過侗年,年前家家戶戶打掃衛生,殺豬宰羊。過節時,男女老少身著盛裝,跳蘆笙、踩歌堂、鬥牛,歡樂無比。錦屏一帶則晚一個月,同樣舉行大規模娛樂活動,走親訪友,談婚嫁娶等。
 
苗年(農曆十二月初一至十五)
苗年是苗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具體舉行時間在各個地方不盡相同。主要活動有踩鼓、吹嗩吶、跳蘆笙、賽馬、鬥牛、游方、對歌、爬竿等。節日前期,每家每戶都備有豐盛的酒肉菜餚,縫製新衣,節日期間互相走村串寨探親訪友,互相祝賀節日。
 
牯臟節
牯臟節是貴州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儀式,在苗族各分支內都有此習俗,又稱為“踩鼓節”、“吃牯臟”、“刺牛”等。但各苗族分支舉辦的時間不完全統一,內容包括宰牛祭祖、用牛皮製鼓、祭鼓等一系列宗教禮儀。
苗族的古老信仰,認為用大牯牛的皮製成的大鼓,是祖先亡靈所居的地方,為一個血緣家族的紐帶和象徵。這個血緣家族,歷史上稱為“合款”或“門款”。有了“款約”,對內可維持本族社會秩序,對外可對付敵人侵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