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達豪集中營(KZ-Gedenkstätte Dachau)在德國南方距慕尼黑市20千米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小城鎮——達豪。這裡有一座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每年到這裡參觀的人有幾十萬,但是大多是來去匆匆,很少有人在此地久留,因為,達豪在世人心目中引起的是血腥的回憶和令人恐怖的聯想。
1933年,戰爭狂人希特勒握住了德國的權杖,從他上台時起,他就在這裡建立了集中營,用來關押“政治犯、猶太人、宗教界人士”和所謂“政府不喜歡的人”。使這裡成了一座人間地獄。從1933年到1945年的12年間,這裡共關押過數萬人,殺死31 951人。
現在的達豪集中營故址,仍然保持著當年的原貌。集中營為長方形,方圓有上百公頃土地,四周有通電的鐵絲網和壕溝環繞,每隔十幾米就有一座高高的炮樓,上面裝有探照燈和機關槍,日夜監視著全營每個角落。集中營分為三部分,中間是關押犯人的簡易棚式營房,一端是管理處,管理處與營房之間是操場,這是每日點名和集體處罰犯人的地方,另一端是行刑焚屍院。犯人居住的棚式營房,是一種用厚木板釘成的方框框,床鋪分為三層,第三層幾乎接近牢房頂的頂柱,空間十分狹小,只能爬著上床,床與床之間的距離僅可下腳,看上去就像一口口棺材擱在那裡。
從現已闢為陳列館的管理處中,可以看到反映囚徒生活的一些照片、實物和少量文字圖表。當年達豪集中營被押的囚犯雖然待遇十分惡劣,但卻要承擔繁重的勞動。從早4點鐘起床,一直到晚8點半才能回營。從一些照片上可以看出,那些犯人都被折磨得皮包骨頭,疲憊不堪。
陳列館還介紹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匪徒使用這些囚徒的身體作各種試驗的情況。為了進行細菌戰爭,他們在犯人身上培植瘧疾病菌,還進行其他使人體受到致命傷殘的生物化學實驗。為了戰爭的需要,他們還用犯人作“超低壓、超低溫”試驗。甚至破開犯人的腦殼,作活體解剖。
達豪集中營的犯人,強壯的或者做苦工,或者被用來做試驗,至於那些老弱病殘與婦女兒童的下場則更為凄慘。等待他們的是集中營的毒氣室和焚屍爐。毒氣室外表看起來像個浴室,裡面裝著蓮蓬頭,然而那裡流出的不是生命之源的水,而是窒息生命的毒氣。劊子手們用洗澡的謊言把囚犯們騙入“浴室”后,管理人員立即封閉毒氣室,然後將毒氣放入,幾分鐘后,犯人就已全部死亡。毒氣室緊挨的是焚屍爐,屍體馬上被扔到焚屍爐里焚燒。陳列館有一張照片,上面是一個青年婦女,攙著三個天真的孩子,懷裡還抱著一個嬰兒,在默默地、無可奈何地走向毒氣室。在毒氣室和焚屍爐旁讓人觸目驚心的是那些堆積如山的各式各樣的大大小小的靴子、鞋子,這是那些成千上萬的被害者被迫走向毒氣室前脫下的。
達豪集中營還有一個專門的“射擊場”。1941年德國法西斯入侵前蘇聯后,大批的前蘇聯人被押運到達豪,結果僅幾天, 6 000名前蘇聯人全部被槍殺。達豪解放前夕,還發現約有7 500具屍體未來得及焚燒,戰爭結束后才移入達豪公墓。
在歐洲,歧視與迫害猶太人是一個長期的歷史問題。希特勒利用了這個問題,先是煽動反猶情緒,繼而大批滅絕猶太人。他的種族理論宣稱,人類種族有天生優劣之分,雅利安人是各種族的出類拔萃者,上天賦於他們“主宰之權”,凡不屬優良之列的種族都是糟粕,其中“首惡者”就是猶太人,必須滅絕一切猶太人及來源於猶太人的各種制度和政見。基於這種理論,納粹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絕人寰的迫害和屠殺。整個大戰期間,納粹分子殺害的猶太人至少有600萬人。
達豪博物館內僅有黑白兩種色調,除展品外無任何裝飾。一座簡樸的紀念碑旁擺滿了各國觀眾敬獻的鮮花,碑文上寫著:“悼念死者,警戒後世。”當參觀者從那令人窒息、充滿血腥與殘暴的黑黝黝的集中營里出來,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時,每個人的心中都迴響著一個聲音:決不能讓法西斯戰爭和殘暴的種族主義重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