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呂貝克(Lübeck)位於德國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第二大城市。歷史上曾是漢薩同盟城市之一,也是同盟的“首都”。1987年,“漢薩同盟城市呂貝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歐洲北部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呂貝克坐落於Trave河沿岸,是德國在波羅的海最大的港口。舊城部分是被Trave河和易北河-呂貝克運河圍繞起來的一個島嶼。人稱“漢薩女王”。呂貝克曾是歐洲最富有和最強大的城市之一,其傑出的古建築物保護使呂貝克為全世界的遊客再現歐洲中世紀漢薩城市的典型風貌。歷史上,這個古城是“漢薩同盟”的倡導者之一。古城內至今仍保存著大量的中世紀的古跡,對於研究呂貝克的歷史有極高的價值。呂貝克作為古都,有許多古老而美麗的建築。
呂貝克舊城的建築物組合自然,風格統一,有著動人的城市景觀效果,表現了呂貝克城市藝術的高度成就。所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這座包括近千座建築的漢薩同盟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呂貝克作為古都,有許多古老而美麗的建築。有哥特式聖瑪利亞教堂、羅馬風格大教堂,哥特式結合文藝復興式的舊市政廳以及中世紀城堡、城門等,這些建築展現著它昔日的文明和輝煌。
聖瑪利亞教堂(St.Marien)
擁有一座1472年製造的天文鐘,而從聖彼得利教堂(St.Petri-Kirche)的鐘樓可以眺望老城和港口。在新集市廣場(NeuerMarkt)上矗立著老市政廳,而羅斯托克大學的主樓(Universittshauptgebude)就位於步行區。
哥特式磚砌建築
除了華麗的教堂外,哥特式、文藝復興以及巴洛克風格的山牆向街的房子彰現著中世紀商人的富有;天文鐘吸引著遊客們前往哥特式大教堂聖瑪利亞教堂(St.Marien);幾步開外就是巴洛克風格的門廊突出的市政廳(Rathaus)
老市政廳
市政廳建在中心街區,建於13~15世紀。正面是文藝復興式,裝飾著彩色瓷磚,顯得極為巍峨壯麗;聖瑪利亞教堂位於市政廳的北側,兩座尖塔高聳入雲,形成它獨特的風格。建於13世紀的聖靈醫院,是德國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僧侶宿舍,現被用作敬老院;建於14世紀的聖詹姆士教堂,保存著16世紀的祭壇和後期哥特式風格;建於公元1447年(另一資料:建於公元1464年)的霍爾斯騰特爾城門現為歷史博物館,其巨大的雙圓塔看起來莊重而古樸,是呂貝克的象徵(見附圖)。呂貝克古都的風貌在這些建築上得以盡顯。時至今日,它仍然散發著誘人的光彩。老市政廳(HistorischesRathaus)在中世紀時是一座百貨商店,商人們在那裡出售他們的貨物。二樓頂層的巴洛克風格的宴會大廳(Festsaal)則用於音樂會演出。近八百年來,這座市政廳一直是政府辦公的地方。
海濱浴場
瓦爾內明德海濱浴場(SeebadWarnemünde)100米寬的沙灘和海邊林蔭道、燈塔、魚市、漁民們住的漂亮小房子、味道獨特的海鮮館、航行在舊港口航道(AltenStrom)上的捕魚船和帆船,這一切都帶給人們真正的海濱生活感受。
文化史博物館
文化史博物館(KulturhistorischesMuseum)坐落在中世紀建造的修道院內。除了豐富的館藏以外,幾乎完好如初的修道院也很值得一看。藏品包括考古發現、中世紀的宗教珍寶、玩具和市民階層家居用品。
聖十字架修道院(KlosterZumHeiligenKreuz)內的文化史博物館(KulturhistorischesMuseum)展出的是中世紀的藝術作品,如三王祭壇(Dreik?nigsaltar)和手工藝品;羅斯托克航運博物館(RostockerSchifffahrtsmuseum)設在一艘舊輪船上,而船就在國際園藝博覽園(IGA-Park)內;而瓦爾內明德家鄉博物館(HeimatmuseumWarnemünde)則展示了此地從14世紀初的一個漁村發展成今天海濱浴場之城的歷史。此外,許多畫廊都展出當地的藝術作品。
老船上的造船和航運博物館
老船上的造船和航運博物館(Schiffbau-undSchifffahrtsmuseumaufdemTraditionsschiff)讓人回想起昔日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多桅高舷帆船的貿易時代和羅斯托克航運業的黃金時代。值得一看的是那些帆船模型,當年就是這樣的船將滿載的梅克倫堡穀物運往全世界。“瓦薩(Vasa)”號帆船模型也在其中,這艘具有傳奇色彩的瑞典帆船首航時就在斯德哥爾摩(Stockholmer)港口沉沒。
瓦爾內明德家鄉博物館
瓦爾內明德家鄉博物館(HeimatmuseumWarnemünde)坐落在一座從前的漁民住宅里,吸引著人們去體驗瓦爾內明德漁民和海員們的生活和勞作方式。房子裡面有起居室、卧室和廚房。此外,人們還可以在這裡了解海濱浴場、領港和海上救援的歷史。
交通
火車:每小時都有開往漢堡的火車。9歐。行程45分鐘。
自駕:由漢堡經A1高速可抵達呂貝克。
公共汽車站:當地中央火車站拐角處,當地公交車站的對面。
歷史
最初史見於《日爾曼尼亞志》(Germania Tacitus),呂貝克地區在公元700年左右被斯拉夫人佔據。當時他們聚居在今天的市中心以外幾公里的特拉瓦河沿岸。1158年,薩克森公爵獅子亨利征服了他們並重建了城市。14世紀的呂貝克稱為"漢撒同盟的女王",並一直是這個中世紀的貿易聯盟最強大的成員。1533年與丹麥的武裝衝突導致了呂貝克實力衰落。
文化
呂貝克也是重要的文化生活城,在這裡的辯論產生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曼與文學家亨利·曼。他們的布登布洛克之屋就在呂貝克舊城中,許多觀光客仍將這裡當作呂貝克的旅遊指引處。漢薩同盟城亦成立托瑪斯·曼獎。其他著名于呂貝克出生的作家如Emanuel Geibel, Otto Anthes與埃里希·米薩姆等。在文學家君特·格拉斯之屋,可以看到他卓越的文學性與藝術性原作。呂貝克亦有埃里希·米薩姆協會,提供埃里希·米薩姆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