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博物館島 (Museumsinsel)


概述
     柏林博物館島(德語:Museumsinsel)位於德國柏林市中心,施普雷島(Spreeinsel)的北端。柏林所有的博物館歷史都由此發展而來,也是柏林的旅遊重點。1999年,因建築與文化的結合,柏林博物館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島的最南端,緊鄰宮殿大橋和柏林大教堂的是老博物館(Altes Museum),在它前面伸展著盧斯特花園。最北端是新博物館(Neues Museum)和老國家藝術畫廊(Alte Nationalgalerie)。面向西側的是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最外側的是博德博物館(Bodemuseum)。這組經過百年歷史建造完善起來的博物館群體建築在二次大戰中70%以上被毀,二次大戰之後,東西柏林分裂,博物館中的藏品也被分散在東西柏林多處。要對博物館進行重新修復,並將以前的藏品大部分物歸原處,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1999年,這組博物館群落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五個博物館 
     老博物館建於1830年,由申克爾設計。內部的圓形大廳帶有高大的圓頂,將館內的古代藝術雕塑藏品籠罩在迷人的氛圍中。 
     新博物館建於1843年至1859年,由F·A· Stüler設計。新博物館是為分擔老博物館的藏品太多的壓力而建,曾展有人類發展史展覽,整個建築也依展覽內容,同歷史發展的各階段相呼應。二次大戰中的轟炸使新博物館成為一片廢墟,重建工程由建築家David Chipperfield設計,預計到2007年完成。 
     國家藝術畫廊,現稱老國家藝術畫廊,建於1867年至1876年,同樣由Stüler 設計,由Johann Heinrich Strack 完成。最初意在建造一個“科學家的殿堂”,建成之後卻成為德國十九世紀繪畫的收藏館。建築外層帶有高大、寬闊的階梯,和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騎馬銅像。整個建築于五十年代被重新修建。自1997年起再次得到重修。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建成的博德博物館是帶有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建築強悍的圓頂和宏偉的入口大廳宛如橫跨在施普雷河上的一條大船。當時的博物館大臣威廉·馮·博德將內部的展廳按照各各時代的風格逐一進行設計。該館的修復工程將於2005年完成。館內的繪畫藏品現在可在文化中心的名畫陳列館內欣賞到。 
     島上最年青的建築是1930年建成的佩加蒙博物館,展有氣勢磅礴的宙斯祭壇,巴比倫的遊行大街Ischtartor及羅馬式的Milet大門。
     佩加蒙博物館,老博物館和老國家藝術畫廊開館時間: 星期一、三、五 10:00-18:00 星期二、四 10:00-22:00 博德博物館預計到2004年,新博物館到2008年因修復工程閉館票價: 所有國立博物館聯票 6 歐元,三日票 10 歐元
交通
     輕軌(S-Bahn): S3 S5 S7 S9 S75 Hackescher Markt 或 S1 S2 S25 S3 S5 S7 S9 S75 弗里德里希大街站 (Friedrichstraße);地鐵(U-Bahn): U6 弗里德里希大街站 (Friedrichstraße) 有軌電車: 2 3 4 5 6 15 53 58 路;公共汽車: 100 147 157 257 348 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