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著名的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 Olympiapark )是一組高度集中的特大型體育建築群。是1972年第20屆夏季奧運舉辦的場地,也是目前慕尼黑市民最佳的運動場去處。建築設計的主導思想是:“近距離的奧運會”。政府則提出要配合城市規劃環境發行環境改造。慕尼黑像東京一樣,是一個非常擁擠的城市,擠出地方修建場館是相當困難的。當局選中了距市中心4千米的一處報廢機場。體育建築體量龐大,形象獨特,對環境影響很大,環境和諧是完美體育建築創作的重要環節。國內外優秀體育建築無不依托環境特點展開創作。
慕尼黑奧運公署正是由於在這方面的成功,受到了人們的讚賞和喜愛。奧林匹克公園的總體造型和核心建築是由慕尼黑的建築師貝尼斯(Günther Behmisch)及其夥伴奧托(Frei Otto)設計的.1968年開始施工,到1972年陸續建成.整個公園由33個體育場館組成..包括85000平方米可容納80000名(47000個座位,33000個站位)觀眾的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可容納9000名觀眾的游泳池,14000座席的綜合體育館、5000個座席的自行車場,10200個座席的冰球場以及7200個座席的拳擊館等。此外還有大型的水上運動湖、可住12000名運動員的奧林匹克村和新聞中心、高達290米的電視塔等。這個綜合性體育場館佔地總面積3平方千米。
奧林匹克體育場是奧林匹克公園的核心建築,可容納8萬觀眾,草坪足球場下面有暖氣設備,保證一年四季綠草茵茵,冬天也能進行比賽。最令人驚奇的是這體育場半邊有頂,有一個靠50根吊柱吊起的幾張“魚網”組成的帳逢式屋頂。吊柱有的高達80多米。這帳逢屋頂不遮住半個體育場,還和延伸過去覆蓋能容納1.4萬人的體育館及容納2000人的游泳館相連。它的面積廣達7.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屋頂,相當於10個足球場那樣大。這“魚網帳逢”是半透明的,全部是人造有機玻璃。據說,這個屋頂的造價超過1億馬克,是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奇特的構想,別緻的造型,使它成為世界建築史上一項奇跡。運動場的看台設計也是別具一格的。環形看台的2/3建在地表之下,只有1/3建在地表上。其他的運動員室、休息室、接待室、多功能室盡可能都安置在看台內。新聞媒介用房如實況轉播室則高架在西看台之上。C形帳逢頂,它的懸空綳帳逢的下邊長達300米,覆蓋了整個西看台和大部分比賽區,但是觸地點很少,因此為觀眾迅速入場和離場帶來了很大的方便。透明的屋頂保證了充足的進光量,而且豐富的光影變化使坐在看台上的人們有一種輕盈的空間感覺,猶如置身於美麗晶瑩的藝術世界里。
奧林匹克村當年是為運動員修建的。奧運會結束后出售給市民。那時報紙上曾刊登這樣的廣告:請在奧林匹克村購買一套住宅吧!也許您以後有機會說:“我這裡曾住過金牌獲得者”。今天這裡已成為興旺的住宅區,住著9000居民,相當一部分是大學畢業以上的知識分子.
以每秒7米的速度快速到達頂點,俯瞰慕尼黑及其市區,如果天氣好還可以看到阿爾卑斯山的壯觀景色這些都只有在奧林匹克電視轉播塔上才可以實現。它是歐洲最高的塔之一,上到頂端拋棄大城市的擁擠,來一次深呼吸,放鬆,然後呼出新鮮的空氣,從190米的觀賞平台,你能看到奧林匹克公園屋頂所泛出的銀光。182米高的處的旋轉餐廳,53分鐘旋轉一圈,使您享受美食的同時360度的瀏覽慕尼黑全景。
奧林匹克運動場(OLYMPIC STADIUM)
成人:1.5歐元
兒童(16歲以下):0.8歐元
奧林匹克塔(OLYMPIC TOWER)
成人:3歐元
兒童:2歐元
團體(20人以上):2歐元
奧林匹克塔(OLYMPIC TOWER):09:00-24:00(最後有一班電梯23:30)
交通
公共汽車36、41、81、84、136、184到Olympiapark站下;地鐵3號線到 Olympiazentrum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